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2023-02-27 07:59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概况

异名:凌(《纲目》)。

基源:冰为一氧化物的矿物。

原矿物:冰一般指由水在0℃以下冰结而成的固体。冰主要成分与水同为H2O。

历史:冰原名夏冰,首载于《本草拾遗》。李时珍释其名说:“冰者,太阴之精,水极似土,变柔为刚,所谓物极反兼化也。故字从水,从仌。”郎顗说:“今人冬日藏冰,窖,登之以盐,是也。”均说明古代所用的冰来之水,在冬季形成,与现今冰一致。现在所用的冰多由人工将水用制冷机制成。

形态:呈钟乳状、粒状、块状等不一。无色、白色、其层厚者带蓝色,条痕无色。玻璃光泽。透明。固结性脆。硬度1.5。密度0.91g/cm3。在摄氏零度(0℃)以上即融化为水。

产状:春、夏、秋三季多为液体,冬季天气冷时,则凝成形状不同的块体。

产地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药性

性味:《本草拾遗》:“甘,大寒。”

功效:退热消暑,解渴除烦。

主治:伤寒阳毒,热甚昏迷,中暑烦渴。 ①《本草拾遗》:“主去热烦。” ②《日用本草》:“解烦渴,消暑毒。” ③《纲目》:“伤寒阳毒,热甚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良。亦解烧酒毒。”

用法用量:内服:含化。外用:罨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纲目》:“治伤寒阳毒,热甚昏迷,中暑烦渴:服冰少量含化。外用:罨敷。以冰1块置于膻中,良。亦解烧酒毒。”

医药家论述

程鸾池《医林纂要》:“凡天行热毒,伤寒阳毒,阳明壮热,以至神气昏迷者,置冰块心胸间,即可清醒。不可过食。冰过食反伤阳,命火以衰,脾胃不能化矣。”

参考文章
  • 吃冰淇淋能代替喝奶吗?饮食
  • 樱桃冰淇淋的加工果树园艺
  • 雾释冰融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 冰销雾散成语辞典
  • 冰雪聪明成语辞典
  • 冰后世PostglacialEpoch地球科学
  • 苦丁冰茶、奶茶的加工经济作物
  • 铸木镂冰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 春冰虎尾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 瓦解冰消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相关推荐: 冰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