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白芥子
2023-02-25 21:28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药材名称:白芥子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异名:蜀芥、胡芥(《纲目》),(《蜀本草》),白芥(《开宝本草》),芥子(《中药志》)。
基源:为十字花科白芥属植物白芥子的干燥种子。白芥属全世界约10种,中国只有1栽培种。
原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Brassica hirta Moench;Brassica alba(L.)Boiss.]
历史:本品始载于《唐本草》,列于芥条下,云:“又有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梁米,甚辛美,从戎中来。”《蜀本草》中亦有本品的记载,但直至《开宝本草》始将白芥从芥中独立成条,又名胡芥,蜀芥。在《纲目》中亦载有“其种来自胡戎,而盛于蜀,故名”。但《植物名实图考》中却仍将其归入芥条中,考证以上诸家所述,即今白芥。
形态:一或二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被散生白毛,高50~120cm,具纵棱,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质薄;具叶柄,长3~10mm;茎基部叶大,呈羽状分裂或近全裂,宽椭圆形或卵圆形,长5~15cm,宽2~4cm,顶裂片大,具侧裂片1~3对,边缘具疏齿;基生叶具短柄,较少,茎上部叶裂片数渐减少。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4,绿色,披针形或长圆形,无毛或稍有毛,边缘膜质,直立,长4~5mm,宽1.5~1.8mm,花瓣4,乳黄色,宽卵形,长8~10mm,宽2.5~3mm,基部具长约5mm的爪;雄蕊6,4长2短,花丝线形,花药长椭圆形,基着;雌蕊1,子房长柱形,密被白色长刺毛。长角果圆柱形,密被白色硬刺毛,长2~2.5cm,果瓣在种子间缢缩呈念珠状,角果顶端具扁平剑形的喙,长1.2~1.5cm,无毛或具疏柔毛,每室有种子2~3枚;果梗粗线形,在果轴上水平状着生。种子淡黄色,近球形,直径2~2.5mm。花期4~6月,果期6~7月。(图见《中国药用植物志》第9册.114页.445图)
生境与分布:原产欧洲。辽宁、山西、山东、安徽、新疆、四川、云南均有栽培。
生药栽培:宜温暖湿润气候,适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种植。用种子繁殖,于10月上、中旬播种,播前需将种子浸泡于15%的盐水中20分钟后捞出,用草木灰拌种后条播,行距27~33cm,深约2cm,每亩用种量300~400g。播后覆土镇压,保持土壤湿润。苗高7~10cm时,结合松土除草,按株距13~17cm定苗。间苗后追施人畜粪水或化肥1次;孕蕾前需用过磷酸钙肥追施。病害有菌核病、白锈病,除了播前用食盐水浸种外,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并用鲜石灰粉消毒,再喷65%代森锌600倍液。跳蚤、蚜虫、菜白蝶幼虫等虫害,可喷射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采集:夏末、秋初果实成熟变黄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药材主产于安徽、河南、四川、陕西、浙江。
鉴别
性状:种子圆球形,直径1~2.5mm,表面灰白色至黄白色,用放大镜观察,表面可见细微的网纹,一端有暗色小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胚黄白色,富油性,子叶两片沿主脉处对折呈马鞍状,胚根折转于子叶间。气无,味辛辣。以粒大、饱满、色黄白、纯净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种皮最外层为1列切向延长的表皮细胞,其外壁向外特化成粘液层,细胞中能见到粘液质层纹;下皮细胞为1~2列大小约相等的薄壁细胞;栅状细胞为1列厚壁细胞;紧靠栅状细胞层为色素层。内胚乳为1列方形或长方形的细胞,内含糊粉粒,其下方为颓废细胞层。子叶和胚根细胞中均含糊粉粒和油滴。(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241)粉末:深棕色,味辛辣。 ①种皮栅状细胞 成片,淡黄色。横断面观细胞1列,高度较均等,长(径向)14~26μm.宽(切向)7~17μm,外壁及侧壁中部以上薄,侧壁下部及内壁增厚,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稍延长,直径约至18μm,长至24μm,垂周壁平直或细波状弯曲,厚2~3μm。 ②种皮表面细胞 为粘液细胞,无色或微黄色。横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稍径向延长,含粘液质,外壁常胀裂,内壁由纤维素沉积形成径向棒状的纤维素柱隐约可见;表面观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多角形,直径40~81μm,壁厚,有时可见细小连珠状增厚,细胞中央纤维素柱呈脐状,周围可见粘液质纹理。 ③种皮下皮细胞 较大,多皱缩,细胞界限不甚清楚,壁不均匀增厚。 ④内胚乳细胞 横断面观呈扁方形,表面观呈类多角形,直径14~36um,含糊粉粒、油滴及灰色颗粒物。 ⑤子叶细胞 无色或淡黄色,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58)
加工炮制:①白芥子 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②炒白芥子取净白芥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或棕黄色并爆裂,有香辣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化学性质含白芥子甙(Sinalbin),约含2.5%,并含脂肪油20%~26%,芥子碱(Sinapine)、芥子酶(Myrosin)等。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p-Hydroxybenxyl isothiocynate)(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Sinapine bisulfate)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生芥子酸和胆碱。经预试尚有氨基酸、蛋白质、糖、多糖、黄酮甙、植物甾醇及中性树脂反应[1]。日本产白芥子(Sinapis alba Linn)含挥发油0.27%和维生素A类物质[2]。白芥子还含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rthiocyanate)、β-谷甾醇、芥子酸、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腈,后者可能是由白芥子油(异硫氰酸对羟腈酯)分解而成。
参考文献[1] 中药志.第3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374。
[2]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820-1961.科学出版社,1975:180。
①刺激作用 白芥子甙本身无刺激作用,遇水后经芥子酶的水解作用,生成挥发性油(白芥子油-羟苄基异氰酸脂),而具有强的局部刺激作用:皮肤或粘膜引起局部炎症、发红、发热,甚至发生水疱或脓疱,过去曾用其轻度刺激来缓解神经痛、风湿痛、关节炎等,芥末尚为一调味剂,小剂量能促使唾液、胃液及胰液的分泌;量大可引起呕吐以及强烈的胃肠道刺激[1,2]。 ②抗真菌作用 白芥子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作用[3]。 ③其它作用
曾报告白芥子在小鼠酚红排泌法试验中,有祛痰作用,可能与其含刺激性挥发油有关[4]。早年曾发现给豚鼠长期饲以本属植物,可使其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摄碘的能力降低[5,6]。
参考文献[1] A Manual of Pharmacology.7ed.W.B.SaunderCompany.1957:167。
[2] CA-1964;61:11225e,1965;62:9549e。
[3]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5(4):286。
[4] 中草药1984;15(1):24。
[5] 陕西新医药 1975;(3):51。
[6] CA1961;55:27564f。
性味:辛,温。 ①《本草品汇精要》:“辛,温。”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辛,热。” ③《本经逢原》:“辛,温,微毒。” ④《陕西中药志》:“辛,温,有小毒。”
归经:肺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胃二经。” ②《本草新编》:“入肝、脾、肺、胃、心与包络之经。” ③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归肺经。”
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暖胃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寒痰壅肺,咳嗽气喘,胸满胁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麻木,关节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跌打肿痛,脚气。 ①《别录》:“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目黄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②《医学入门》:“利胸膈痰,止反胃吐食,痰嗽上气,中风不语,面目色黄,安五脏,止夜多小便。又治扑损瘀血。” ③《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④《药材资料汇编》:“功能暖胃,增进食欲,并可为中毒后之催吐剂。” ⑤《东北药用植物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剂。” ⑥《陕西中药志》:“研末醋调敷作引赤药,治各种心痛,关节炎,肺炎,胁痛等。” ⑦《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编》:“治咳嗽气逆,痰多食滞,肿毒初起,百日咳,肺炎。捣烂外敷治面神经麻痹,跌打损伤,扭伤。”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胸胁胀满,寒性脓肿;外用治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 ⑨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用于痰湿阻滞经络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以及阴疽流注等证。近年用以治疗渗出性胸膜炎,有消除胸腔积液的作用。” ⑩《中药新用》:“治疗百日咳,肺结核,哮喘,外用贴耳穴用于减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
使用注意: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皮肤过敏者不可外用。 ①《本草经疏》:“肺经有热,与夫阴虚火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 ②《本经逢原》:“多食昏目、泄气、伤精。” ③《陕西中药志》:“久咳肺虚及咳而无痰者忌用。” ④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本品外敷有发泡作用,凡皮肤过敏者不可外用。”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白术,治胸胁痰饮。 ②配紫苏子,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 ③配甘遂、大戟,治痰饮气逆,胸胁积水。 ④配杏仁,治百日咳。
方选和验方: ①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白芥子、紫苏子、萝卜子。以上3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超过9g,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 ②白芥子散(《妇人良方》)治臂、背胛痛,或辍或作,由营卫循行失度,痰滞经络,或似瘫痪:白芥子、木鳖子各90g(麸炒),没药(另研)、桂心、木香各15g。上药为末,每服3g,温酒下。 ③芥子膏(《圣济总录》)治风湿脚气肿痛:白芥子、芸苔子、木鳖子(去壳)、白胶香各30g,胡桃5枚(去壳)。以上6味,制成膏。每用皂子大,摩痛处。 ④九制松香膏(叶天士《种福堂公选良方》)治痹症、湿气:白芥子120g,松香1.5kg,桐油1.5kg,川乌120g,草乌120g,血余240g。共熬入牛皮膏烊化,用制过松香收之加樟脑、麝香调膏敷于患处。 ⑤白芥子丸(《普济方》)治热痰烦运:白芥子、大戟、甘遂、芒硝、朱砂等份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20丸,姜汤下。 ⑥阳和汤(《外科全生集》)治一切阴疽,流注,鹤膝风等,患处平坦色白或暗,不肿或肿势散漫,也用于骨结核、淋巴结结核、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深部脓肿等阴寒症者:白芥子6g,熟地黄30g,鹿角胶9g,姜炭、麻黄各1.5g,肉桂、生甘草各3g。水煎服。 ⑦陕西中医1989;(11):“治肺炎迁延不愈:白芥子、青皮、苏子各等量。上药炒热,布包敷于炎性病灶在背部体表的投影区,每晚敷20分钟(须体温降低至正常时进行),7日为1疗程。”
单方应用:①《简明中医辞典》:“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结核性胸膜炎,反胃吐食,胃寒疼痛,寒湿痹痛:白芥子3~9g,水煎服。” ②《濒湖集简方》:“治肿毒初起:白芥子研末,醋调涂之。” ③《本草权度》:“治小儿乳癖:白芥子为末,水调摊膏贴之。” ④《全幼心鉴》:“防痘入目:白芥子为末,水调涂足心,引毒归下,令疮疹不入目。” ⑤《普济方》:“治反胃上气:白芥子末3~6g,酒服。” ⑥《续传信方》:“治腹冷气起:白芥子1kg,微炒研末,汤浸蒸饼,丸小豆大,姜汤送服。每服10丸。” ⑦《千金方》:“治上气呕吐:白芥子末,蜜丸梧子大,井华水送7丸.隔时再服。” ⑧《千金翼方》:“治一切痈肿:猪胆和白芥子末和如泥.涂痈上,日3次。” ⑨《济生秘览》:“治身体麻木:白芥子末,醋调涂之。” ⑩陕西中医1985;(4):“治鹤膝风关节肿痛:白芥子60g,大葱30g,生姜30g。白芥子微炒先捣,然后与生姜、大葱共捣绒,摊布上,包敷膝关节肿痛处,以局部发泡为度。” ⑾浙江中医杂志:“治疗膝部肿痛:白芥子或黑芥子60g研末,用烧酒或黄酒调成糊状包敷患处,以局部发泡为度。”
医药家论述①朱震亨:“疾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古方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义也。” ②李时珍:“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避恶之功。” ③韩懋《医通》云:“凡老人苦于痰气喘嗽,胸满懒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药,反耗真气,懋因人求其亲,静中处三子养亲汤治之,随试随效。盖白芥子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主气,定喘止咳;萝卜子主食,开痞降气。” ④张景岳《本草正》:“白芥子,消痰癖疟痞,除胀满极速,其味厚气轻,故开导虽速,而不甚耗气,既能除胁肋皮膜之痰,则他近处者不言可知。” ⑤丁福保:“芥子为间接之食品,人之好否各异,其种类颇多,为药为菜者,以白芥子为良,白芥子者,其苛烈性甚弱。有苛烈性烧灼之味,有能使皮肤发泡之性。其挥发性与芥子油相同,白芥子为对于胃肠病患之家常药。” ⑥林祖庚《疮疡证治》:“白芥子在外科疾病中常作外敷,亦常用作疮疡早期温经通络方剂中的主药。其中阳和汤即是代表方剂,为阳和者,寓有《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的意思,亦即阳和一转,阴霾全消。方中用白芥子、鹿角胶、生甘草、熟地、肉桂、麻黄、炮姜。在方中,白芥子有除寒暖中,散肿止痛的作用,正如朱丹溪所说: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者,非白芥子莫能达。”
相关推荐: 白芥子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