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房产观察 > 百科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五代十国后唐第二位皇帝

2023-03-22 15:33历史人物 人已围观

  中文名:李嗣源

  国 籍:后唐

  民 族:沙陀族

  出生地: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

  出生日期:867年

  逝世日期:933年

  主要成就:协助李存勖光复唐朝,同光中兴 杀酷吏,褒廉吏,罢宫人伶官,废内库,宽仁为政,五代小康

  职 业:皇帝

  庙 号:明宗

  谥 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陵 墓:徽陵

  李嗣源(867-933年),原名邈吉烈,应州金城人,沙陀族,晋王李克用养子,生父李霓,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第二位皇帝(926年6月3日-933年12月15日在位)。嗣源初以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元年(923年),唐庄宗李存勖领兵取汴梁,灭后梁。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于魏州起兵,后来庄宗在兵变中被杀,李嗣源便在大臣的引导下进入洛阳监国。即位后,改名李亶,改元天成,杀酷吏,褒廉吏,罢宫人伶官,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

  但不通汉文,难理朝政,用人不明,不能分辨庸贤奸善。后期残忍嗜杀,朝政昏暗,姑息藩镇,停止了自庄宗开始的中央集权运动,孟知祥据两川而反,权臣安重诲跋扈而不能制,次子李从荣骄纵而不得法,以致变乱迭起,朝政混乱。弥留之际,李从荣举兵而反,明宗饮恨而死,享年六十六岁,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葬于徽陵。

  在李嗣源统治时期,掌权的基本上是安重诲和任圜两个人。这两个人虽然对李嗣源很忠贞,办事也很认真,但两人之间却不能互相配合,相反却互相攻击,弄得朝政混乱,大臣们也不能团结。任圜的才华比较出众,任平章事兼判三司,任三司使(三司即盐铁、户部、度支)判三司相当于财政大臣。任圜大权在握,初期也能尽力选拔贤能之士,杜绝以人情任命官员的弊端,忧国忧民,尽职尽责,政绩也很突出,使国库充实,军民富足。

  而安重诲出身于内迁的少数民族,有文化但不精通为官之道,对于管理平衡大臣们的关系更是门外汉。《旧五代史》中说他“志大才短,不能回避权贵,亲礼士大夫,求周身辅国之远图,而自恣胸襟。”说的就是他治国有雄心,但治政却无才。对大臣不能包容,量才使用。作为枢密使他大权在手,就变得日益骄横,肆意排挤他人,不但和任圜争夺权力,有时竟当着李嗣源的面和任圜争执,互相谩骂,更不知在李嗣源面前要顾及皇帝的尊严,收敛一些。结果不但自己和任圜双双送命,更重要的是使李嗣源无能人可用,对国家政事起到了反面作用。

李嗣源——五代十国后唐第二位皇帝

语音朗读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