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消息通讯写作如何使用白描语言
2023-12-04 21:57课程 人已围观
一、多用动词,用准动词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文,总须立在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动词用得好,就能够使诗文立于纸上,甚至力透纸背。中国古诗词中那些选词炼句的典故,选与炼的对象,不都是动词吗?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确实,这个动词使景物从静态变成了动态,由无声成为了有声。又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知”字,把本来无生命的变为有生命的了。千古名篇《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也脍炙人口。一个“上”,一个“人”,给石阶上的青苔以及屋外的绿草都赋予了运动着的生命境界,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动感画面。在上文中摘引的《史记》中的那段文字,其“白描”的形象感与力度也主要是通过动词传达出来的。
任何运动状态的事物总比静止状态的事物显得生机勃勃,川流不息的江河比一潭死水有生气得多。与此同理,在新闻写作时掌握多使用动词的要领,既能把人物和事件写“活”,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也能把环境和景象写“活”,使人如临其境,最终让消息或者通讯“立于纸上”。正如沃尔特·福克斯说的:“在任何句子里,动词都是让句子的其余所有部分流动起来的关键。”
第一,现场气氛浓。记者采用凝练的语言和简短有力的句式,成功地营造了“军情急”的战地气氛。“军情急”是由于长江大洪水的水情急。特写一开始就扣人心弦:“正在湖北境内缓缓推进的长江第三次洪峰,昨夜又与一场雷雨大风不期而遇。”这里的动词用得好:“缓缓推进”与“不期而遇”。下文写水情,所用的动词都很准确、有力,都是主动语态,如写“浊浪”,用“险”和“扑打”,写“暴雨”用“骤”,写“大风”用“掀动”等。·正面描写部队“军情急”,如写空降兵用“赶到”,写军车用“急驶而去”,写车队用“奔袭”,写“敢死队”用“待令出动”等。
第二,极富动感。这是三位军事记者乘车“雨夜下荆州”。他们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一个一个场景迎面而来,又匆匆掠过。这种动感,也是通过“白描”的语言实现的。其中动词用得精当,例如最后一段,先写武汉三镇“大雨初歇”,这显然是记者刚刚进城,然后描写低洼的街巷“积水过膝”,临街店铺“多已谢客”,而军区大院“灯火通明”等,一路赶来的情景,用几个动词勾勒得清清楚楚。
第三,充满激情。没有一句空泛的议论,也没有用虚词来表示的感叹。记者对抗洪救灾中人民子弟兵的颂扬,还是通过“白描”来实现的。最令报道生色的一句是“车灯划破沉沉的雨幕,间或把一个个官兵的身影,雕塑在大堤上。”这里“划破”和“雕塑”两个动词,不仅用得准确贴切,而且“雕塑”用得很有创意,使官兵的形象得到升华。最后以林将军的话作为文章的结束语:“雨歇夜深,军人更应枕戈待旦。”真是画龙点睛,“枕戈待旦”又是一个对军人来说非常准确的动词词组,不仅铿锵有力,而且切中主题,展现了军人的精神境界。
二、多用子概念
“白描”所要求的简洁与准确的线条勾勒,在新闻写作中还需要以具象化的概念支撑。子概念的特点就是具体、丰富而且形象。母概念和子概念,是形式逻辑中的专有名词。如“水果”和“苹果”就是具有母子关系的一对概念。母概念“水果”外延较大,而苹果属于水果中的一种,是子概念,它虽然外延没有水果大,但它的内涵比水果具体丰富。如果再举出“香蕉苹果”、“富士苹果”,显然这两个子概念比苹果又具象化了一层,读者会联想到某一种具体的味道或口感。
这是一篇写天气的新闻,报道的是寒流袭击美国,天气异常寒冷。但通篇622个英文字,只有两处用了形容词“冷”。其他的几乎全部是一个个具象化的镜头。也就是说,这篇报道把母概念“寒冷”分解为一个个子概念,让子概念,即具体的事实说话。从报道的开头,记者就显示了高超的新闻语言功底:“人们的鼻涕稀啦。汽车不能发动。”在英文里,只有5个词,而且都是名词加动词。”开头第一自然段把人、汽车、动物。
在彻骨寒冷中的不同表现来了一个蒙太奇式的描写以后,记者继续摇镜头,每个镜头都是具体的,如人们前几天还在16度的气温下穿着T恤打高尔夫球,突然受到寒流的袭击;普拉西德湖工作人员没有办法浇制冰道;加油站人们冻得不敢在车外多呆,以及不得不因为天气“人畜不宜”而取消赛马比赛等,一连串表现“冷”的镜头,把“多一些描述,少一些议论”的写作法则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尽管没有多用“寒冷”这个相对抽象的母概念,但通过一系列的子概念,全文的字里行间始终让读者感到刺骨的严寒。
三、多用大白话
“白描”所要求的线条勾勒,不仅简洁、准确、具体,而且要生动、传神、出彩。“大白话”具备这种语言的要求。“大白话”在这里是指群众语言,老百姓说的话,或者叫大众口语。
如果说我们在讲新闻语言第一个特点“多用动词”时,提倡吸取中国的传统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的精华,那么“多用大白话”写作,则提倡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吸取民间文学的精华。
语言文字大师老舍先生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就是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不是用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词汇字汇。”大众口语生活气息浓,大都具有通俗明白、平易近人、生动形象的特点。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能为大多数读者喜闻乐见,还能使新闻具有独特的风格。
一些老记者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自己绞尽脑汁想出的句子,比不上被采访者讲的一句话来得生动准确。《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在报道中擅长使用群众语言,她的不少新闻报道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她曾对比了群众口语与记者书面语的区别。如记者说“养猪,饲料是第一位的问题”,养猪模范李仁林说:“养猪,首先要抓饲料。人不给猪吃,猪不给人吃”。记者描写“这猪养得又肥又大”,李仁林形容:“你看这猪,滚瓜溜圆,肚子拖地。看见人到跟前,都懒得动弹。”刘衡湖边的长丰县三墓乡,好大雪:沟填平了,树枝压弯了,有些碗口粗的树都被冰雪压断了。但一排排拱形的、尖顶的、平顶的各种窝棚、简易住房却平安无事,像戴着绒绒白帽子的雪娃娃,笑傲风雪。 记者冒着大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10多华里,串了4个村庄,挨户察看灾民的过冬房:那骨架有钢筋焊的,有木材架的,有毛竹扎的,非常在《用群众语言写稿》一文中惊叹:“真是个,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同李仁林一比,我的语言,是何等苍白,何等干巴啊。”鲁迅先生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一文中,讲到写文章要通俗易懂时,也曾主张: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力的词儿,搬到纸上来。说得也是“多用大白话”这个道理。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文,总须立在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动词用得好,就能够使诗文立于纸上,甚至力透纸背。中国古诗词中那些选词炼句的典故,选与炼的对象,不都是动词吗?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确实,这个动词使景物从静态变成了动态,由无声成为了有声。又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知”字,把本来无生命的变为有生命的了。千古名篇《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也脍炙人口。一个“上”,一个“人”,给石阶上的青苔以及屋外的绿草都赋予了运动着的生命境界,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动感画面。在上文中摘引的《史记》中的那段文字,其“白描”的形象感与力度也主要是通过动词传达出来的。
任何运动状态的事物总比静止状态的事物显得生机勃勃,川流不息的江河比一潭死水有生气得多。与此同理,在新闻写作时掌握多使用动词的要领,既能把人物和事件写“活”,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也能把环境和景象写“活”,使人如临其境,最终让消息或者通讯“立于纸上”。正如沃尔特·福克斯说的:“在任何句子里,动词都是让句子的其余所有部分流动起来的关键。”
第一,现场气氛浓。记者采用凝练的语言和简短有力的句式,成功地营造了“军情急”的战地气氛。“军情急”是由于长江大洪水的水情急。特写一开始就扣人心弦:“正在湖北境内缓缓推进的长江第三次洪峰,昨夜又与一场雷雨大风不期而遇。”这里的动词用得好:“缓缓推进”与“不期而遇”。下文写水情,所用的动词都很准确、有力,都是主动语态,如写“浊浪”,用“险”和“扑打”,写“暴雨”用“骤”,写“大风”用“掀动”等。·正面描写部队“军情急”,如写空降兵用“赶到”,写军车用“急驶而去”,写车队用“奔袭”,写“敢死队”用“待令出动”等。
第二,极富动感。这是三位军事记者乘车“雨夜下荆州”。他们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一个一个场景迎面而来,又匆匆掠过。这种动感,也是通过“白描”的语言实现的。其中动词用得精当,例如最后一段,先写武汉三镇“大雨初歇”,这显然是记者刚刚进城,然后描写低洼的街巷“积水过膝”,临街店铺“多已谢客”,而军区大院“灯火通明”等,一路赶来的情景,用几个动词勾勒得清清楚楚。
第三,充满激情。没有一句空泛的议论,也没有用虚词来表示的感叹。记者对抗洪救灾中人民子弟兵的颂扬,还是通过“白描”来实现的。最令报道生色的一句是“车灯划破沉沉的雨幕,间或把一个个官兵的身影,雕塑在大堤上。”这里“划破”和“雕塑”两个动词,不仅用得准确贴切,而且“雕塑”用得很有创意,使官兵的形象得到升华。最后以林将军的话作为文章的结束语:“雨歇夜深,军人更应枕戈待旦。”真是画龙点睛,“枕戈待旦”又是一个对军人来说非常准确的动词词组,不仅铿锵有力,而且切中主题,展现了军人的精神境界。
二、多用子概念
“白描”所要求的简洁与准确的线条勾勒,在新闻写作中还需要以具象化的概念支撑。子概念的特点就是具体、丰富而且形象。母概念和子概念,是形式逻辑中的专有名词。如“水果”和“苹果”就是具有母子关系的一对概念。母概念“水果”外延较大,而苹果属于水果中的一种,是子概念,它虽然外延没有水果大,但它的内涵比水果具体丰富。如果再举出“香蕉苹果”、“富士苹果”,显然这两个子概念比苹果又具象化了一层,读者会联想到某一种具体的味道或口感。
这是一篇写天气的新闻,报道的是寒流袭击美国,天气异常寒冷。但通篇622个英文字,只有两处用了形容词“冷”。其他的几乎全部是一个个具象化的镜头。也就是说,这篇报道把母概念“寒冷”分解为一个个子概念,让子概念,即具体的事实说话。从报道的开头,记者就显示了高超的新闻语言功底:“人们的鼻涕稀啦。汽车不能发动。”在英文里,只有5个词,而且都是名词加动词。”开头第一自然段把人、汽车、动物。
在彻骨寒冷中的不同表现来了一个蒙太奇式的描写以后,记者继续摇镜头,每个镜头都是具体的,如人们前几天还在16度的气温下穿着T恤打高尔夫球,突然受到寒流的袭击;普拉西德湖工作人员没有办法浇制冰道;加油站人们冻得不敢在车外多呆,以及不得不因为天气“人畜不宜”而取消赛马比赛等,一连串表现“冷”的镜头,把“多一些描述,少一些议论”的写作法则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尽管没有多用“寒冷”这个相对抽象的母概念,但通过一系列的子概念,全文的字里行间始终让读者感到刺骨的严寒。
三、多用大白话
“白描”所要求的线条勾勒,不仅简洁、准确、具体,而且要生动、传神、出彩。“大白话”具备这种语言的要求。“大白话”在这里是指群众语言,老百姓说的话,或者叫大众口语。
如果说我们在讲新闻语言第一个特点“多用动词”时,提倡吸取中国的传统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的精华,那么“多用大白话”写作,则提倡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吸取民间文学的精华。
语言文字大师老舍先生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就是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不是用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词汇字汇。”大众口语生活气息浓,大都具有通俗明白、平易近人、生动形象的特点。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能为大多数读者喜闻乐见,还能使新闻具有独特的风格。
一些老记者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自己绞尽脑汁想出的句子,比不上被采访者讲的一句话来得生动准确。《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在报道中擅长使用群众语言,她的不少新闻报道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她曾对比了群众口语与记者书面语的区别。如记者说“养猪,饲料是第一位的问题”,养猪模范李仁林说:“养猪,首先要抓饲料。人不给猪吃,猪不给人吃”。记者描写“这猪养得又肥又大”,李仁林形容:“你看这猪,滚瓜溜圆,肚子拖地。看见人到跟前,都懒得动弹。”刘衡湖边的长丰县三墓乡,好大雪:沟填平了,树枝压弯了,有些碗口粗的树都被冰雪压断了。但一排排拱形的、尖顶的、平顶的各种窝棚、简易住房却平安无事,像戴着绒绒白帽子的雪娃娃,笑傲风雪。 记者冒着大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10多华里,串了4个村庄,挨户察看灾民的过冬房:那骨架有钢筋焊的,有木材架的,有毛竹扎的,非常在《用群众语言写稿》一文中惊叹:“真是个,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同李仁林一比,我的语言,是何等苍白,何等干巴啊。”鲁迅先生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一文中,讲到写文章要通俗易懂时,也曾主张: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力的词儿,搬到纸上来。说得也是“多用大白话”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