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建筑测量线上课程(管理工程分院)

2023-11-29 22:28课程 人已围观

《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本课程根据教改要求,学生应达到以下水平:
(一)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测、绘、算的基本技能;
2、了解常规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掌握其测量原理、技术操作方法;了解主要测绘仪器的检校原理,掌握主要条件的检校方法、步骤,了解并基本掌握测绘新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以及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3、掌握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过程、方法、步骤,了解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数字化成图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数字化成图作业。
4、初步掌握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中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5、初步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能力。
(二)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课程的重点是:
1、水准测量原理及其成果整理。
2、经纬仪的安置,水平角和竖直角观测方法。
3、误差传播定律及其运用。
4、导线的坐标计算。
5、坐标、距离、高差坡度及方位角量算。
6、数字化成图原理与方法。
7、导线的坐标计算
课程的难点是:
1、水准仪的检校。
2、纬仪或全站仪的检校
3、非线性函数误差传播定律及应用
4、坐标反算及其应用
5、曲线的测设
(三)课程各章重点、难点与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重点难点:测量学的任务及其作用;测量坐标系和高程系统的概念;测图的原理与测量工作原则。准确理解测量工作的实质(地面点位的确定),高斯投影。
教学要求:了解测量学的任务、水准面的定义、地物和地貌的概念、高斯投影的概念,了解坐标系和高程系统的概念,理解测量工作折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
1.1 测量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
1.2 测量学的发展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1.4 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第二章  水准测量
重点难点:水准测量原理;DS3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普通水准测量及其成果整理;水准仪的检校。
教学要求: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学会水准仪的使用。
主要内容:
2.1 水准测量原理
2.2 光学水准仪和水准尺
2.3 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及成果整理
2.4 自动安平水准仪
2.5 精密水准仪
2.6 电子水准仪
2.7 光学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2.8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  角度测量
重点难点:角度测量原理;J6经纬仪的构造及其使用;水平角观测方法(测回法);竖直角观测方法(中丝法)。经纬仪的安置,水平角和竖直角观测方法多安排实习,经纬仪或全站仪的检校。
教学要求:了解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学会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
主要内容:
3.1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原理
3.2 光学经纬仪
3.3 水平角测量
3.4 竖直角测量
3.7 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3.8 水平角测量误差分析
第四章  光电测距
重点难点:量距的方法(钢尺、视距测量、光电测距);钢尺普通丈量;钢尺精密丈量;直线定向。坐标方位角推算及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钢尺普通丈量和钢尺精密丈量的方法及其成果的处理;了解直线定向及坐标方位角推算
主要内容: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光电测距
4.4 光电测距精度分析与注意事项
第五章  控制测量
重点难点:控制测量概述;坐标正算与坐标反算;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四、等水准测量
教学要求: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导线坐标计算,了解三、四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主要内容:
5.1 概述
5.2 平面控制测量
5.3 高程控制测量
5.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简介
第六章  地形测量
重点难点: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常规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简介;数字化测图方法简介;数字化成图原理与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地形图、等高线的基本概念、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的方法,了解数字化测图方法。
主要内容:
6.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6.2 地形图的测绘
第七章  地形图的应用
重点难点:点的坐标、两点间的距离与方位角的确定;两点间高差、坡度的确定;纵、横断面图的绘制;面积与土方计算,坐标、距离、高差坡度及方位角量算、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坐标、距离、高差、坡度、方位角、面积及土方量算方法
主要内容:
7.1 概述
7.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7.3 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7.4 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7.5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
第八章  建筑施工测量
重点难点:测设的基本工作理解;
教学要求: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及其放样方法
主要内容:
8.1 施工测量概述
8.2 测设的基本工作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或编)次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 合计 第一章 绪论 4       4 第二章 水准测量 4     4 8 第三章 角度测量 4     4 8 第四章 光电测距 4       4 第五章 控制测量 8     8 16 第六章 地形测量 4     4 8 第七章 地形图的应用 4     4 8 第八章 建筑施工测量 4     4 8 合计 36     24 64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测量学上如何表示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面点位置的表示,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如何提高水准测量精确度? 如何提高角度测量精确度? 何谓直线定线和直线定向,如何提高钢尺量距精度,光电测距原理。
(六)作业与考核方式
作业:课本上的习题;
考核方式:实验成绩占30%,期末考核占70%。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测量学》,张晓明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土木工程测量》,过静珺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测量学》,谭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测量学》,华锡生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