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尼阿洞穴遗址
2024-02-15 15:02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拼音]:Ni'a dongxue yizhi
[外文]:Caves at Niah
东南亚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金属时代初期的洞穴遗址群。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西北部,北距南海约24公里。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上限约距今4万年或更早,下限约在公元700年前后。1954年开始,在此发现了200个以上有人类活动遗迹的洞穴,1957~1976年沙捞越博物馆的考古学家T.哈里森等人进行了多次发掘。
堆积最丰富的洞穴名叫“大洞”。其主要洞口朝西,宽183米,高约91米,遗迹集中在洞口部分。前部为生活区,面积约580平方米。后部为墓葬区,面积约464平方米。生活区有厚达1.83米的食物垃圾堆积,其中包括海贝、淡水螺和熊、犀牛、野牛、髯猪、鹿等动物骨骼。亦有石器、骨器和陶器。大致而言,在距今3万年以前,主要是使用形状不规则且未经第二次加工的石片和单面打制而成的砾石砍砸器,此后则以石片石器为主。公元前1万年以后,出现了刃部磨光的砾石石斧及经第二次加工的石片。前4000年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通体磨光的石斧。前2500年左右出现方角石斧和陶器,陶器的种类有罐、瓮、盘等,纹饰以刻划纹、压印纹、绳纹为主,有的刻划后施彩。前250年以后,出现小件红铜及青铜制品、铁制品、中国陶器、玻璃珠等。
洞中共发现墓葬 166座。葬法因时代不同而变化。属于中石器时代者有侧身屈肢葬和蹲坐葬,均无葬具,少数有石斧、骨锥或兽牙随葬。属于新石器时代者有合葬和火葬。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金属时代者有仰身直肢葬和烧骨葬。葬具有木棺和竹盒等,随葬品有石、骨工具或陶器,较晚时期亦有以青铜刀随葬的。
另一重要地点名叫“画洞”,发现有早期金属时代的船棺葬,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300年左右。洞的后壁有赭石绘的粗糙壁画,内容为丧船、舞人等殡葬仪式活动。
尼阿洞穴遗址的发掘,第一次揭示了沙捞越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金属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其石片石器的传统与印尼、菲律宾发现者一致,而与东南亚大陆多用砾石或石核有所区别(见东南亚旧石器时代文化)。大洞发现的陶器与菲律宾塔邦洞相似。这些发现为研究这一带古代民族的迁徙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关推荐: 尼阿洞穴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