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道士

2024-01-26 21:04自然百科 61人已围观

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的教徒的通称。《太霄琅书经》谓:“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

道士之称始于汉,当时义同方士。北魏寇谦之改革天师道,规定道徒可在家立坛,朝夕礼拜,不必出家修行。金元之际,全真道等兴起,仿照佛教规定,道士不蓄妻、不茹荤,须出家住丛林。遂形成出家的全真道道士和在家的正一道道士两类。

道士一般是师徒相传。道教认为若不受师,道则不降;而传道度人,须择出身名门、孝于所亲、忠于所君、资性淳良之人。欲入道为道士、女冠者,须赍经戒、符箓在受道院造坛及对斋堂、静室缘法。弟子受经箓须赍金银玉帛等信物。入道后,唯道为务,持斋礼拜,奉戒诵经,烧香燃灯,不杂尘务。

道士又称道人。《老子想尔注》有“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有“道人贤者奉敬教戒”等语;南宋道士白玉蟾也自称“琼山道人”。但在佛教初入中国时,道人又是对僧人的称呼。《南齐书·顾欢传》有“道士与道人战儒墨,道人与道士狱是非”的记载,此道人即僧人。此外,还有称道士为羽衣、羽客、羽人、羽士(羽,含飞升之意,指道士喜言飞升成仙)以及黄冠(以男道士戴黄冠,或谓道士衣冠皆黄帝之衣冠,故名)等。女道士则称女冠或道姑、女道。全真道之男道士亦称乾道,女道士又称坤道。

《三洞奉道科诫》分道士为六阶:“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四、出家道士,五、在家道士,六、祭酒道士。”又据道行高低另有尊号。《唐六典》卷四《祠部》云:“道士修行有三?a href='baike/222/24557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牛黄湟辉环ㄊΓ涠煌鞘Γ淙宦墒ΑF涞赂咚季街妒Α!笔煜ぞ楹妥诮桃欠叮傩凶诮桃鞘绞保诜ㄌ蒙暇又懈咦诘朗恐斜蝗衔拦ψ罡哒撸莆吖ΑV鞒?a href='baike/224/263798.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宫观事务的道士,一般又沿用佛教之方丈、住持、监院等称谓。

道士学识渊博、修养高的被尊为先生、真人。此尊号除由道士推戴外,南朝及唐、宋、元诸代,多由帝王赐于生前,或谥于死后。封赠之风,明代犹盛。宪宗时,真人高士充满都下,真人之号遂滥。

天师亦为道士之尊称。但一般作天师道张陵及其嗣位子孙之专称。北魏寇谦之改革天师道时亦自称天师。

参考文章
  • 《道士塔》读后感4篇900、1000、1300字读后感作文
  • 《道士塔》读后感6篇600、700、800、900字读后感作文
  • 火居道士造句素材

相关推荐: 道士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
×

数字货币

币安网/欧易数字货币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