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计算机输入缩微片
2024-01-25 21:55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拼音]:jisuanji shuru suoweipian
[外文]:computer input microfilm
利用一种专门读取缩微片的光学字符识别装置,将缩微片上的可读影像资料转换成机读数据的技术。它是计算机输出缩微片的逆过程,简称CIM。
工作原理缩微片首先经高速高分辨率飞点扫描,其上的影像资料被分解成许多像素,并把表示像素明暗的光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送入专用的计算机影像处理器。它判别出此影像资料所用的字体、行间距、文章布局等版面特征,并识别出人读文字,将它们转换成二进制编码数据。
特点通常的光学字符识别装置是用来将纸质资料上的文字自动转换成二进制编码数据。纸张的厚度和尺寸不一,机器对纸的操作速度也受到限制,而缩微片的尺寸已标准化,操作的速度和转换质量也容易提高,因此目前CIM 的性能优于纸质资料的光学字符识别装置。由于缩微片上的影像资料通过CIM 可以被计算机接受,缩微片就成为人和机器都能读的情报记录媒体,而且在信息存储密度、保存期限和成本等方面,缩微片都比磁带优越。如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记录在计算机输出缩微片上,在需要检索、更新、处理这些数据时,又可将记录在缩微片上的数据通过CIM输入计算机。
历史第一台CIM装置是1956年美国国情调查局委托美国国家标准局研制成功的,称为计算机输入胶片光学传感装置(FODIC),1960年投入运行。1972年美国海军委托情报国际公司研制第二代CIM,称为GRAFIX1,并于1975年投入运行。它用于总共有 100万页的美国海军技术手册的读取、修补和再版工作。 GRAFIX1的读取、 转换准确率达99.5~99.98%。CIM的成本低、体积小、便于邮寄,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尚处于技术开发阶段,没有商品化。
相关推荐: 计算机输入缩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