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东西教会大分裂
2024-01-23 21:06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拼音]:Dong-Xijiaohui Dafenlie
[外文]:The Great Schism of the East and West
基督教经过长期纷争,西派和东派教会于1054年分裂成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事件。
基督教形成初期,即分为东西两派,前者分布于罗马帝国东部希腊语地区,后者分布于帝国西部拉丁语地区。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子,罗马帝国于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君士坦丁堡教会逐渐成为东派教会的中心,与罗马教会日益分离。西罗马帝国在外族入侵时,领土大都丧失,早已徒具虚名。476年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但罗马教会仍为西派教会的中心。
根源双方分裂的根源在于教会最高权力之争。罗马教会认为,彼得居使徒之首,而罗马教会乃彼得依照耶稣基督的话所建,是使徒传统的继承者和维护者,因此享有无可争辩的首席地位;并且罗马本是帝国首都所在,罗马教会理所当然居于普世教会之首。其他教会对此持有异议,它们认为所有教会应当是平等的。自从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后,这个问题曾一再被提出。
早期基督教会经常发生神学教义之争,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制订《尼西亚信经》,所有不同意见均被压制。381年狄奥多西一世召开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除确认《尼西亚信经》的信条外,还规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具有仅次于罗马主教的首席荣誉,君士坦丁堡因之成为仅次于罗马的首席主教区。罗马主教对此不服, 445年利奥一世呈请西罗马皇帝降旨,规定一切人均须服从居“圣彼得宝座”地位的罗马主教。 451年卡尔西顿公会议再次肯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宗主教权威,即在教会事务上享有与罗马主教同等的权力,会议还将东派教会神学家优提克斯的基督一性论判为异端。利奥一世对前一规定提出抗议,而优提克斯的同情者则对后一决定不服。东西分裂,由此开端。
争端482年拜占廷皇帝芝诺发布由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乌起草的《合一谕》,强调东派教会的团结,对一性论派作出让步。罗马主教斐里克斯二世斥之为异端,并开除阿卡西乌教籍,造成东西教会的分裂,史称阿卡西乌分裂。 519年在拜占廷皇帝查斯丁一世的支持下,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与罗马主教何尔米斯达共同签署《何尔米斯达信式》,分裂方告结束。
553 年查斯丁尼一世召开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将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地位提高到罗马教会之上。 559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开始使用普世教会宗主教的称谓。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主教(后称教皇)的权势有所加强。由于波斯战争和伊斯兰教势力的扩张,东罗马帝国无暇西顾。8世纪50年代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罗马教皇向法兰克王国求援,法兰克王丕平为酬谢教皇对其篡位的支持,将收复的意大利中部领土送给教皇,而不理会拜占廷对领土的要求。 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丕平之子查理曼加冕。罗马教皇与法兰克王国密切的政治关系,也导致东西两派教会的疏远。
858 年拜占廷皇帝弥迦勒三世任命佛提乌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要求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予以承认,但遭拒绝。 863年尼古拉一世开除佛提乌教籍。佛提乌认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的权位不在罗马教皇之下,也在867年开除尼古拉一世教籍。双方关系破裂,史称佛提乌分裂。
东西教会在教义上长期的主要争执之一是所谓“和子句纠纷”。589年托拉多会议后,西班牙归信天主教,西班牙教会首先将《尼西亚信经》圣灵“从父出来”一句,未经东部教会同意,改作“从父和子出来”。东派教会认为这是违反共同遵守的信条,双方为此长期争论不休。880年佛提乌与教皇约翰八世达成协议,双方和解。1014年教皇本笃八世时西派教会又将“和子”词引入《尼西亚信经》,双方重启争端。
决裂发生于1054年。1050年教皇利奥九世通谕号召废止已渗入意大利南部拉丁教会的希腊礼仪。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乌针锋相对,命令君士坦丁堡的拉丁教会一律使用希腊礼仪。1054年教皇派出以枢机主教洪贝尔为首的使团去君士坦丁堡。但双方互不妥协,彼此指控,矛盾激化。最后洪贝尔在圣索菲亚大堂的圣坛上放下绝罚令。色路拉里乌召开会议,宣布革除罗马教皇及其使节的教籍。这次大分裂,史称色路拉里乌分裂。此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自称为正教,在宗教仪式中以希腊语为主,又称希腊正教。中世纪时为拜占廷帝国国教。
由于教义、礼仪和教会领导权之争并夹杂政治因素,在大分裂后的几个世纪中,双方裂痕继续扩大。1098年诺尔曼十字军领袖、法国的波黑门德攻克安提阿,给当地教会强加一名拉丁宗主教,激起君士坦丁堡市民的反对。1204年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进行了毁灭性的报复。发动这次十字军的教皇英诺森三世还册封威尼斯人莫洛西尼为首任君士坦丁堡拉丁宗主教,使双方矛盾达到顶点,更使分裂的局面无可挽回。后来多次和解的尝试,均告失败。
为了阻止英、法等国重建拉丁帝国的野心,拜占廷需要得到罗马教皇的支持。根据拜占廷皇帝弥迦勒八世的建议,教皇格列高利十世于1274年召开第二次里昂公会议,东正教会承认罗马教皇的首席地位,双方在形式上实现联合。但此项决定至1285年即被东正教的一次会议所否定。
14世纪,拜占廷面临土耳其的侵略,为了联合西方,帝国当局作了大量努力,拜占廷皇帝甚至在1369年改宗罗马天主教。但东正教会对帝国官方的努力并未积极响应。大多数东正教人士坚持必须通过正式的普世教会公会议,使东西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协商。但关于召集公会议的提议,屡遭教皇拒绝。15世纪时,公会议主义暂时占上风,重提召集公会议的建议。教皇尤金四世召开巴塞尔-斐拉拉-佛罗伦萨公会议(1431~1443),会议延续12年之久。东西双方就过去争论的旧案──“和子”句、炼狱、弥撒祭、圣餐中无酵饼以及教皇的首席地位等作了详细的讨论。拜占廷皇帝约翰八世、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约瑟,以及许多主教和神学家代表东派参加会议,他们几乎在一切有争议的问题上都作了让步,并在1439年通过的“联合通谕”上签了字,唯有以弗所省主教尤金拒绝签名。但联合计划的条款在东派教会引起普遍不满,以致“联合通谕”迟至1452年底才在圣索菲亚大堂正式公布。次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攻陷,联合计划再也无从提起。
相关推荐: 东西教会大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