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农业专业化
2023-02-23 14:20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拼音]:nongye zhuanyehua
[外文]:spe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指一个地区、一个农业生产单位由经营多种农业生产部门或多种农业生产项目转变为专门或主要经营少数农业生产部门或少数农业生产项目。
产生和发展农业专业化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和标志,它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生产是自给半自给性的,即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要生产出供自己消费的全部或大部分物质资料,因而这种生产只能是“万物俱全式”的。资本主义侵入农业以后,农业中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这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不再是或主要不再是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消费,而是为了或主要是为了通过交换满足他人的消费,于是自给半自给性的农业生产转变成为大规模的商品经济。与此同时,农业中的社会分工也日益发达,生产者之间越来越要求相互交换产品,农产品也就越来越多地作为交换价值来生产。社会分工越发展,商品经济越兴旺,个别地区或个别生产单位的生产内容越趋向单一,农业专业化水平越高。
农业专业化最初是在农业企业之间的分工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称为农业企业专业化,例如有的企业专门或主要种植蔬菜,有的专门或主要饲养奶牛或肉牛等。以后,农业企业化逐步发展到整个地区进行某种专业化的生产,称为农业地区专业化。由于农业生产是分布在广阔的土地上,并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所以农业地区专业化的产生是农业专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农业企业专业化和地区专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出现了农艺过程专业化,即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专门或主要完成最终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环节的生产活动。其中主要有两类:
(1)专门或主要生产中间产品,例如有的只进行畜禽的繁殖,有的只进行幼畜幼禽的饲养,有的只进行畜禽的育肥或产蛋等。
(2)专门或主要从事农业物质技术服务,例如农业机械服务、植物保护服务等。
农业企业专业化、地区专业化和农艺专业化这三种类型的专业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时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例如专门育肥肉鸡,这类企业属农业企业专业化,其生产活动属农艺专业化。
在有些国家,根据专业化程度的不同,将农业专业化分为两类:
(1)混合专业化。即一个农业企业或一个地区有两个以上的专业化生产项目。
(2)狭窄专业化。即一个农业企业或一个地区只从事一种专业化产品的生产。
农业专业化的意义和影响农业专业化的因素农业由“万物俱全式”的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变为专门化的大规模商品生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不仅扩大了工农业之间的交换,而且也扩大了各种农业区域之间、各种农业部门之间和各种农产品之间的交换。交换的扩大意味着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核算(首先是地方市场的核算,其次是国内市场的核算,最后是国际市场的核算),越来越承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的冲击,从而大大推动了农业技术改造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地讲,农业专业化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发挥各地区、各农业生产单位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方面所拥有的优势。
(2)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
(3)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4)有利于节约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
(5)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6)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收入。
农业专业化的水平和方向受社会生产力的状况所制约和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经济资源条件、科学技术水平、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等。一个地区、一个生产单位在确定农业专业化的水平和方向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中国的农业专业化1949年以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业生产落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型的自然经济,全国只有极少数的地区和农业生产单位实行专业化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业专业化有了进展,例如棉、麻、烟、糖、油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布局更集中了,商品率也提高了。随着大中城市的发展,蔬菜、牛奶、蛋等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农业生产单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主要力量放在粮食生产和解决粮食自给上,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农业专业化的发展。1978年以后,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长期以来存在的供应紧张的局面已经扭转,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有较大的增长,农业内部的生产结构和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户如粮食专业户、棉花专业户、养猪专业户、养禽专业户等。这一切变化都同农业专业化密切联系着,都推动着农业专业化的发展。
相关推荐: 农业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