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房产观察 > 百科 > 百科知识 >
如何对对联(对对联神器)
2023-01-16 21:47百科知识 人已围观
头条上不少作者喜欢对人家出的对联。但是,很多作者还不了解对联,应对人家只是觉得好玩。
无规矩不成方圆。就算是玩,玩得漂亮不是更好吗?按照规矩去学习,才能进步,否则时间也耗进去了,永远是门外汉。
等你能写一手好对联了,和亲朋好友文唱雅和,鸿儒谈笑,乐在其中。
头条是很大众化的平台,泛娱乐化,以她玩消遣为主,不是专业的艺术平台。所以,有的对联的上句都出错了,跟帖的还很多。可见,不懂的不在少数。
详细的对联规则,当然是《联律通则》,友友们可自行百度。不过,也有很多争议。
到了高手境界,这些规则不是束缚。但初学者还是守规矩的好。
会写律诗的,一定会写对联,因为律诗的中间两联是标准的对联。但不代表是对联高手,术业有专攻,专门写对联的,自有高明之处。
比如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不少对联脍炙人口,流传甚广,但诗作就少多了,也没几首很出彩的。
《联律通则》很长,很细致,没耐心的一时半会儿看不完。
下面的讲义是我几年前学对联时,培训班里的讲课精华,是浓缩的规则,是老师的写作经验和体会,可以参考,有兴趣的,下方留言,咱们共同探讨。
一、什么是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子,最常见的就是我们过年家家门口贴的对联。楹字解释:堂屋前部的柱子。现在的建筑变了,对联是贴在门的两侧,比如寺庙,书院,各单位等。
楹联: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上下联必须相关联,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的对偶文体。
楹联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所以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 词语对仗 和 声律协调,今天这堂课就是要给大家讲清楚这些基本问题。
二、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1、字句对等(字数相同)
2、 内容相关(形对意联)
3、 词性相当(词性对品)
4、 结构对应(结构相同)
5、节奏相应(节律对拍)
6、平仄对立(对仄相谐)
就楹联格律而言,“基本规则”只是初级的、简化的表述形式,初学楹联创作者只要遵循上述六条基本规则,就可以创作出中规中矩的楹联作品来。换而言之,在所有的情况满足下,只要遵循了上述六条基本规则的楹联,肯定是合格的作品,甚至有可能是上乘之作,但是中规中矩之作,未必等于好作品。
初学还是在立规矩的时候,入门要严,初学严能够让你快速掌握规则;进境时可宽可严;精进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
学诗会经过三个阶段:
1、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却时时出律出韵(从心所欲,逾矩);
2、不出律不出韵,却总是“以辞害意”写不出自己喜欢的东西(不逾矩,但不能从心所欲);
3、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都能不出律不出韵(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联也是一样的。
格律、对仗仅仅是对联的门槛,而要写好联还要在于思想感情的成功表达,语言的组织运用等等方面,所以这个功夫是要下足,它是多方面的,而不能仅仅用格律来评联看联。
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未能遵循上述六条基本规则的楹联,未必就是出格的作品,甚至有可能是传世佳作
三、对联常用的对仗方法、禁忌和宽严辩证思维方法1、对联的平仄安排和要求:
① 仄起平收。
上联最后一字是仄,下联最后一字是平。
举个例子: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郑板桥)
最后一字分别是:叶/花,一仄一平,这就是对联的仄起平收!
② 联中按节奏,平仄交替安排。(指单句中)
③ 上下联平仄相对。(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反)
诗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上下联里同样适用。
下联在1、3、5位置上的字平仄是可以不理会的,
在2、4、6位置上的字平仄要和上联相反。——对联的“对”就体现在这里!
最后一字的平仄要不要论呢?那就又回到第1个仄起平收上了,这个字是最要论平仄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对联。
④ 《联律通则》中对孤平没有再要求,这一点比诗律有所放宽。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2、工对与宽对
① 工对:句式结构完全一致,相对位置上不仅词性相同,而且义类相同。(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要讲到工对的要求时曾提到,对仗的词大概有一大半是工的就可以,这个一大半约是75%,七字联中有五个字是工的,我们就称之为工对。)说到义类,尤其是名词,分类非常细,在我国传统的诗联创作中,名词可划分为二十多个小类。(下例)
南宫六一先生座;
北面三千弟子行。(方位对、数目对)
江月不随流水去;
天风直送海涛来。(天文对)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地理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颜色对)
分类概要:
天文类:日月 星 云雨 雷 电 风
宫室类:殿、宫、阙、台、轩、榭
地理类:江 河 湖 海 溪流 各个地名
时令:春、秋、冬、夏、上元、初秋、早春、七夕
乐律:笛 琴 瑟
饮食:饼 糕 点 酒 浆 肴 酿 蜜
花木:杨 柳 松 梅 竹 兰 藤 桃 李 杏
文具:笔 墨 纸 砚 纸 书 筹 策 毫
文学:卷 诗 书 经 文 檄 令 旨 句 赋
走兽:马 牛 羊 鸟 兽 虎 豹 狼 鸡 狗 龙 凤 燕 莺
形体:骨 肉 手 足 耳 口 鼻 眼 目 身 肢 脚 心 肝 背 胸 牙
人事门:功 名 恩 怨 才 情 宠 爱 恨 憎 感 言 论 哭 笑
人伦:父 母 姐 妹 兄 弟 叔 伯 朋 友 君 臣(写寿联时常用到)
方位:上 下 左 右 中 前 后 里 外 边 内
数目:一二三十百千万亿兆,不确定数目:几、孤、无,半,重,双,多、独、众
当然,这只是部分,意在抛砖引玉。
② 宽对:
通常宽对比工对容易,但是不尽然,宽对有时候也有难度。
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大体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句式结构虽相同,但相对位置上的字词不能用同类或邻类语构成对偶,义类相隔,仅仅词性相同。有时词类也不相同,甚至名式结构也有些差别
对仗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古今楹联作品以宽对为主,因为刻意求工,往往因词害意,步入形式主义。因此,高明的联家往往是顺其自然,能工则工,难工则宽。
宽对有如下几种情况:
1、相同的词性即可以对仗,不必再分小类。
2、不同词性的词只要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亦可对仗。
3、上下联语法结构有异,但是字字能相对,也可以对仗。
北京古藤书屋一联: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芳”是形容词,“藤”是名词,但是它们在词语中都是修饰后面名词的“芳草/藤花”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所以它们可以相对。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对得工之处有“有/无、”“弟/家、皆/问”在义类上就有不同了。
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
明月清风非俗物,
轻裘肥马谢儿曹。
便是宽对。其实这里举例的“明月清风/轻裘肥马”他们也是一组句中自对,以“明月”对“清风”,以“轻裘”对“肥马”,这在对联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对仗方法。“俗”是形容词,“儿”是名词,,但是它们在词语中都是修饰后面名词的,所以可以相对。
3、宽对之异变
诸如反对,流水对,借对等等。这方面知识点很多,下次再分享。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如何对对联(对对联神器)
相关推荐:
小区内是否有充足 上海花语墅别墅 小区居住人群是什
如何对对联(对对联神器)
语音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