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房产观察 > 百科 > 百科知识 >

北京通州在哪里(通州区地图)

2023-01-03 23:13百科知识 人已围观

文章目录[隐藏]

  • 地理位置位于农牧交错带。
  • 位于两个冲积扇之间,河水丰富。
  • 通州因“水运助经济”之意而得名
  • 汉代的陆县,面积约35万平方米。

“通州在京阙拱上,下辖天津,东南路、浑两江交汇,西北幽燕山脉,船车交汇,冠盖重叠,冀府咽喉,水陆交汇。”——《来自太阳的旧闻》卷108《京畿》

地理位置位于农牧交错带。

一个地区的发展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发展、建设和特色布局往往依托于大的山水景观和基础自然资源,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适应性改造和利用。

通州位于北京市东南部,西与朝阳区、大兴区接壤,北与顺义区接壤,东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隔潮白河相望,南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接壤。从大的地理情况来说,通州靠近400mm等降水量线,也就是农牧交错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条4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具有特殊的意义。在400毫米降水线以南,古人更早开始种植植物,形成农耕民族,而在400毫米降水线以北,古人更多地继续狩猎和动物驯化,保留或形成游牧民族,即从事种植的汉族人和从事畜牧业的少数民族在地理上是分开的,农耕区和畜牧区逐渐有了明确的分工。

在400毫米的降水线附近,成为古代农耕文明和畜牧文明的碰撞地带。被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政权多次争夺的锯带,也是长城以外汉族和少数民族经贸、文化交流的接触地带。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北京和通州在汉族建立的政权中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边疆城镇,在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成为中原以南的前沿驿站,最后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政治中心地区。

位于两个冲积扇之间,河水丰富。

通州位于北京小平原的中心地带,四面环山,北面是燕山,西面是太行山。两山围成一个西北有山,东南临海的半封闭地形,形似海湾。北京位于中心,被称为“北京湾”。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地形有利于阻挡北方干冷空空气,迎接东南暖湿气流。

通州位于潮白河和永定河冲积平原上的冲积扇交汇处。通州西南部和东南部的马驹桥、次渠、大杜社、牛宝屯、漷县、米字店等乡镇和永乐店的广大地区,是永定河冲积、泛滥形成的平原地貌,形成于6000 ~ 2000年前。除马驹桥外,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多涝洼地,属泛滥平原地貌。潮河、白河出山后形成广阔的冲积扇,其西缘与永定河冲积扇相连。该地区北部和西北部的所有或大部分村镇形成于3万年前。因为河流的侵蚀,留下了一些山丘,梯田之间是一条条的河漫滩。地势较低,剩下池塘和洼地。

因为地处永定河和潮白河两大冲积扇之间,放眼平川,河流富庶,是通州地理环境最显著的特点。潮河有两条支流,东面是潮河,西面是白河。潮河发源于河北丰宁,古称宝秋水,元代名潮河。白河古称水谷,北魏时名六合,唐代名泸水。因河两岸都是白沙,元代称之为白河。两条河在密云河曹村以东汇合,下面的河叫潮白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源头。

虽然现在永定河水系不流经通州,但通州很多东西向的河流都是永定河的旧路,比如凉水河、岗沟河、丰河,萧太后河、通惠河也可能是永定河旧路改造的人工运河。

潮白河水系,南北向,为大运河向北延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西向存在的永定河旧路,使通州与北京的水运得以沟通。这种河流交汇的地理状况,是通州成为北京首都物资供应基地和大运河北端节点的基础地理条件。

通州因“水运助经济”之意而得名

自公元前195年卢希安郡建立以来,根据通州城市地位的变化,其建立和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初,边城属于郡县时代,从公元前195年一直持续到公元1151年,金海陵王迁都。春秋时期,今天的通州属于燕国,开拓北疆,设古、渔阳、幽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当时渔阳郡隶属于今天的通州。秦仍属渔阳郡。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将榆阳县南部的广大地区划出,在东郊路南侧设陆县,并建土城,成为今天通州的建制划分之始。王莽篡汉,改名通道亭,属通道郡。所谓通道郡,就是王莽改的渔阳郡名。东汉建立后,恢复西汉旧名,但改陆为陆,初称陆郡。流经这里的潮尔河和拜尔河被称为潞河。

此后,卢希安郡在唐朝一直很稳定。唐开元四年(716),卢希安郡位于三河县东,属幽州。到了晋朝,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契丹主将卢野·德广提拔幽州为都城之一的南京。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陆谦县在金元时期曾是榆阳县的所在地。阿清人刘锡信认为,东汉末年、北周、唐武德二年(619)至贞观元年(627),此地为渔阳郡治所。

然后是集福重镇的时代,从1151年金海陵王迁都到清朝末年。金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圣旨迁都燕京,开启了以北京为政治中心的首都时代。由于卢希安县是漕运的重要场所,故在此新建通州,并以“漕运求经济”之意命名,成为通州得名的开端。通州始建于晋代并命名,每年都在此建城,标志着其北京水路门户地位的确立。这是通州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通州及其陆、三河两县,元代隶属于大都道总政府,湖阴县变化较大。元十三年(1276年),湖阴县升格为湖州,下辖武清、香河两县。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被明朝攻陷,元大都路改名北平府。同时,卢希安县进入通州,卢希安县从此成为历史名词。通州、霍州都划归北平府,通州领导三河县,霍州领导武清、香河县。东吴十四年(1381年)二月,霍州降级为霍县,划归通州,于是通州有三河、武清、香河、霍县四县,隶属北平府。

清初,由于明朝旧制,顺治十六年(1659年),通州的尚领、三河、武清、宝坻四县统一于直隶顺天府。雍正六年(1728年),三河、武清、香河三县改为顺天府,通州成为散州,不再领郡。

第三阶段是从郊县到城市副中心,从民国时期就有了。清末,水运体系终结,通州地位下降。辛亥革命后,顺天府改为京兆,通州改名通县,隶属京兆。1928年,废除北京赵,建立北平特别市。市辖区只有北平城及其郊区,通县划归河北省,1958年又划归北京。

1993年,通州镇被定位为北京14个卫星城之一。2005年,通州新城、顺义新城、亦庄新城成为北京三大重点新城。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通州的定位转变为北京的行政副中心。2016年5月,中央决定在通州规划建设北京副中心,并与设立雄安新区一起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汉代的陆县,面积约35万平方米。

在南北大运河开通之前,陆路运输是主要的交通方式。侯仁之先生曾这样推测古京周边的道路:一路向南是太行山东麓的道路;从南口到西北蒙古高原的一路叫居庸关大道;东北一路出古北口,穿过平缓的山地丘陵,通向松辽平原,古北口大道;此外还有正东路,穿过小平原,沿着燕山南麓直抵海边。被称为燕山大道南麓或山海关大道。

金代以前,北京是中原王朝控制的北方和东北边境地区的军事重镇。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设陆县(今通州区汉陆县旧址)。县城的位置在控制燕山路南麓的节点上。

汉代潞县老城区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泸县老城西被宝秋水和水谷(现称潮白河)环绕,西与季承相望。北至县城,是水陆交通、东西沟通、南北连接的咽喉。

据最新考古发掘,卢希安县城整体平面近似正方形,其中北墙基长606米,东墙基长589米,南墙基长575米,西墙基长555米,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城墙基座的剩余高度约为1.9至2.5米。经过钻探,在东、西、南城墙基址外约25至30米处发现了护城河遗迹。它的方向与相应的城墙基址大致一致,宽度约为30米。从遗迹、遗物来看,城壕、沟的使用年代不早于战国,废弃年代不晚于东汉。

东汉以后,卢希安郡政府东迁。《北京历史地图集》编辑组实地考察时,在三河县西南潮白河东岸的城子村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较大,地上散落着被河水冲刷的汉代瓦片和陶片。经过多年的反复讨论和分析,确定此地应为东汉至北朝卢希安的县城。

唐代陆县城已迁至通州,清代通州创建人刘锡信在《周城考》中记载:“近日,唐长风的志被徐人在周城南一里处发掘,云葬于县城南三里处,可见唐代陆县已在此处统治。”此后,陆县城再无迁址记录。金将县划归通州,各县共治。明朝元年(1368年)七月,明朝率军北伐到通州,常遇春,元顺帝逃到商都。八月,大攻陷元大都,改名北平,改名北平府。同时陆县进入通州,陆县从此成为历史地名。

来源:北京日报、王洪波

编辑:RB10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北京通州在哪里(通州区地图)
相关推荐:
小区安保怎么样  上海绿地东上海  小区卫生环境怎么   北京通州在哪里(通州区地图)

语音朗读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