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如何生动形象地写活广播新闻中的语言
2023-12-05 20:00课程 人已围观
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广播新闻,由于注重了情景描写,就收到了这方面的效果。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箭齐发,直取对岸(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引者注)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获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这条消息除把"五W"交代得明白具体而外,令人叹服的是,将我军挥戈南下、势不可当的情景描写得活灵活现,将敌人虚弱腐败的狼狈相勾画得惟妙惟肖。增强了可听性,起到了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听众"一听"而"未过",印象深刻。
广播新闻中注重情景描写,还可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控制听众的"随意性"。广播不论男女老幼、文化水平高低,都可以收听。但听众在"接受"它的时候,自觉性差,随意性大。有的甚至边干别的事,边听广播,一心二用。广播新闻如能写出情趣和景况,那么,听众就会被你"俘虏",变"随意"为"注意",甚至可以进入角色,产生联想,眼前出现画面,造成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怎样才能写好广播新闻中的情景呢?
除掌握丰富的词汇外,必须着墨绘出现场情景,渲染现场氛围。广播新闻不象照片、电视那样能给读者和观众以可感可触的直观形象和画面,而只能靠听众的想象去补充。想象的基础就是广播新闻中的描绘性语言,这就要求记者写出动感,着点"颜色",把现场情景展现在听众面前。这要做到采访深入、观察细致。
在采访中,充分发挥眼睛的"摄制"、捕捉作用十分重要。《人民日报》记者纪希晨曾经说过:"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就是眼睛。十八般武艺,眼睛是最敏锐的武器。"我们的广播新闻之所以写得枯燥乏味,很大程度上就是记者为了抢时间,没有深入现场采访和观察,更没有发挥眼晴的"职能作用"。
1981 年全国受奖好新闻《邹振先惊人的一跳》,其情景描写获得成功。记者真实细腻地描述了邹领奖后的细节:"一位罗马尼亚姑娘立即跑过去热情地在他脸颊上吻了一下",生动地刻画出他的成绩赢得国际观众敬佩与祝贺的场面。这比记者空洞的评议不知要生动有力多少倍,那个"吻"的细节,捕捉得何等美妙!
广播新闻中的情景描写,还须注入人情味。人非草木皆有情,群众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情趣。新闻报道应该把人们共同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唯其如此,才能拨动听众感情的琴弦,引起心灵的共鸣。听众最易为充满感情的播音所感动,为充满人情味的播音所吸引。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播出感情,播出人情味的前提就是稿件写出感情和人情味来。
前几年中央台播出的报道气象学家雷雨顺的通讯《生命之歌的最后乐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初三,雷雨顺的病情开始恶化。上午10点钟,雷雨顺处于精神恍惚状态,爱人刘秀芳心情沉重地问他'老雷呀,你是不是要扔下我们?'雷雨顺说:'不,你不要太悲观了。'刘秀芳又问'如果万一呢?'雷雨顺闭上了眼睛,泪水不住地滴在被子上,他断断续续地说:'万一不行了,有三条要记住:第一,我没有完成的课题要让老吴接着干。第二,我是拿人民的助学金上学的,对党对人民没有什么贡献,我那点书大概有千把册吧,要把它献给国家,也算尽点心意。第三,我万一不行了,你不要对组织提任何要求。'刘秀芳默默地听着,把这珍贵的话语记在心头。"这个片断的人情味溢于言表,既刻画了雷雨顺在弥留之际与亲人诀别的感人场面,又集中反映了他的崇高思想境界,把乐章推向高潮,有撼人心魄之力,谁都会为之动容。
三、要精心设计提问,力求"对话"系统、简洁。对话中的问话,具有推进情节、强调要点等多重功能。有问才能有答,问什么就要答什么。因此问话实际上是构成全篇的引线。这样,只有问得系统、问得恰切,才可能使"对话"牢牢地把握中心并沿着正确的思维逻辑系列展开。
(一)提问要步步加深、层层推进。这就是说,提问要遵循事物内在的顺序和人们认识的规律。一般说来要由浅入深,由现象而本质,由表象而机理。
(二)提问要牢牢把握中心,不要旁生枝节,插科打诨。广播对话既有别于"问答",也不同于"相声";既要注意有一定的情趣,有口头语言的兴味,但又不能枝蔓丛生,插入不必要的家常寒喧和无助于内容展开的笑料。要将生活中的原型语言加以淘炼。
(三)提问要讲究艺术。一般说来问话要体察听众的要求,要能唤起听众的生活实感和求知的渴望,切忌从概念到概念。《果树扒皮好》的那段对话,就基本体现了提问的这些要求。
(四)要调动多种说明方法,全力写好答话。“对话”中的答问,是整篇对话的主体和核心。它所要宣传的全部内容都包容在答问中。因此答问的写作水平,对于全篇对话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箭齐发,直取对岸(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引者注)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获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这条消息除把"五W"交代得明白具体而外,令人叹服的是,将我军挥戈南下、势不可当的情景描写得活灵活现,将敌人虚弱腐败的狼狈相勾画得惟妙惟肖。增强了可听性,起到了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听众"一听"而"未过",印象深刻。
广播新闻中注重情景描写,还可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控制听众的"随意性"。广播不论男女老幼、文化水平高低,都可以收听。但听众在"接受"它的时候,自觉性差,随意性大。有的甚至边干别的事,边听广播,一心二用。广播新闻如能写出情趣和景况,那么,听众就会被你"俘虏",变"随意"为"注意",甚至可以进入角色,产生联想,眼前出现画面,造成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怎样才能写好广播新闻中的情景呢?
除掌握丰富的词汇外,必须着墨绘出现场情景,渲染现场氛围。广播新闻不象照片、电视那样能给读者和观众以可感可触的直观形象和画面,而只能靠听众的想象去补充。想象的基础就是广播新闻中的描绘性语言,这就要求记者写出动感,着点"颜色",把现场情景展现在听众面前。这要做到采访深入、观察细致。
在采访中,充分发挥眼睛的"摄制"、捕捉作用十分重要。《人民日报》记者纪希晨曾经说过:"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就是眼睛。十八般武艺,眼睛是最敏锐的武器。"我们的广播新闻之所以写得枯燥乏味,很大程度上就是记者为了抢时间,没有深入现场采访和观察,更没有发挥眼晴的"职能作用"。
1981 年全国受奖好新闻《邹振先惊人的一跳》,其情景描写获得成功。记者真实细腻地描述了邹领奖后的细节:"一位罗马尼亚姑娘立即跑过去热情地在他脸颊上吻了一下",生动地刻画出他的成绩赢得国际观众敬佩与祝贺的场面。这比记者空洞的评议不知要生动有力多少倍,那个"吻"的细节,捕捉得何等美妙!
广播新闻中的情景描写,还须注入人情味。人非草木皆有情,群众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情趣。新闻报道应该把人们共同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唯其如此,才能拨动听众感情的琴弦,引起心灵的共鸣。听众最易为充满感情的播音所感动,为充满人情味的播音所吸引。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播出感情,播出人情味的前提就是稿件写出感情和人情味来。
前几年中央台播出的报道气象学家雷雨顺的通讯《生命之歌的最后乐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初三,雷雨顺的病情开始恶化。上午10点钟,雷雨顺处于精神恍惚状态,爱人刘秀芳心情沉重地问他'老雷呀,你是不是要扔下我们?'雷雨顺说:'不,你不要太悲观了。'刘秀芳又问'如果万一呢?'雷雨顺闭上了眼睛,泪水不住地滴在被子上,他断断续续地说:'万一不行了,有三条要记住:第一,我没有完成的课题要让老吴接着干。第二,我是拿人民的助学金上学的,对党对人民没有什么贡献,我那点书大概有千把册吧,要把它献给国家,也算尽点心意。第三,我万一不行了,你不要对组织提任何要求。'刘秀芳默默地听着,把这珍贵的话语记在心头。"这个片断的人情味溢于言表,既刻画了雷雨顺在弥留之际与亲人诀别的感人场面,又集中反映了他的崇高思想境界,把乐章推向高潮,有撼人心魄之力,谁都会为之动容。
三、要精心设计提问,力求"对话"系统、简洁。对话中的问话,具有推进情节、强调要点等多重功能。有问才能有答,问什么就要答什么。因此问话实际上是构成全篇的引线。这样,只有问得系统、问得恰切,才可能使"对话"牢牢地把握中心并沿着正确的思维逻辑系列展开。
(一)提问要步步加深、层层推进。这就是说,提问要遵循事物内在的顺序和人们认识的规律。一般说来要由浅入深,由现象而本质,由表象而机理。
(二)提问要牢牢把握中心,不要旁生枝节,插科打诨。广播对话既有别于"问答",也不同于"相声";既要注意有一定的情趣,有口头语言的兴味,但又不能枝蔓丛生,插入不必要的家常寒喧和无助于内容展开的笑料。要将生活中的原型语言加以淘炼。
(三)提问要讲究艺术。一般说来问话要体察听众的要求,要能唤起听众的生活实感和求知的渴望,切忌从概念到概念。《果树扒皮好》的那段对话,就基本体现了提问的这些要求。
(四)要调动多种说明方法,全力写好答话。“对话”中的答问,是整篇对话的主体和核心。它所要宣传的全部内容都包容在答问中。因此答问的写作水平,对于全篇对话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