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新闻特写的分类和特征

2023-12-04 21:57课程 人已围观

一、特写具有哪些文体特征
(一)镜头感
   1、巧妙的“截取”
  2、适当的“放大”
(二)透视感
(三)现场感
                           33级台阶走45分钟
   走完人民大会堂33级台阶,萧灼基委员整整花了45分钟。萧灼基,北京大学经济系一教授。国内著名一经济学家。
   昨天下午,当萧灼基委员一脚踏上人民大会堂的台阶时,记者便手执采访机、第一个冲到萧灼基委员面前。萧灼基委员刚刚止步,周围就呼啦啦围上十几位记者。
    记者问:“扩大内需要考虑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萧灼基答道:“扩大内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增加基本建设投资,更主要的是发展消费品市场。这次我的大会发言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发展消费品市场》,当前消费品市场比较疲软。”“怎样发展消费品市场呢?又有记者问。“萧灼基答:“首先可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其次可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再有就是发展消费信贷,同时必须扩大,消费领域,发展消费服务…”“呀如何发展私营经济?” “谈一谈作为支柱产业的石油石化?”……15分钟过去了,记者高声问“萧先生,您是接受采访时间最长的委员,您有什么看法?”萧灼基委员笑着回答“我非常高兴。这表明人们对经济问题十分关注、十分喜欢。”几乎所有的记者都向萧灼基委员“讨”一张名片。他掏出名片连连说:“不要挤,都有,都有。”
     20多分钟过去了,当记者完成一个又一个采访后,偶然间发现在一个记者人数众多的“包围圈”中,站立者竟然还是萧灼基委员。
    记者费力地挤过去,好奇地问:“萧先生,是不是记者把您又从人大会堂请出来了?忙于回答问题的萧灼基委员向记者“苦笑”道:“不是,我实在是走不过去,走不到门口呀。”
   记者们都笑了。精您谈谈再就业问题户。”轻松片刻之后雪片般的提问又向萧灼基委员飞来。
“萧先生,您对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预测有什么看法?”最后一个记者的提问,追向萧灼基委员匆匆而去的背影。
  .......
    每年的两会都会引发一场新闻大战。各路媒体的上千名记者在会上展开激烈的新闻竞争。几年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场竞争首先呈现在人民大会堂前的33级台阶上,记者们在这里围追堵截代表和委员。上海《青年报》的记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场景,又截取了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一个镜头,即众记者包围采访萧灼基委员,使得这位经济学家在33级台阶上竟然走了45分钟。在进一步的写作中,他还巧妙地回避了有关经济问题的观点报道,而是选择了对这一采访过程的描述,现场感很强,并不断地“放大”萧灼基被记者团团围住、无法脱身的细节,使报道更加立体化。尤为精彩的是,他不仅写出了鲜活的画面,而且通过摄取的这个“镜头”体现了一定的政治寓意,即我们在上文中强调的特写应具备“以小见大”的透视感。他在特写的结尾处点出了新闻眼:“45分钟,正好是学校一堂课的标准时间。45分钟,掂量出经济问题在人们心中的分量。45分钟,探讨经济问题不算长,但作为一个在人民大会堂前的采访,确实极为罕见。

 二、特写的取材与分类
 (一)人物特写
       人物是新闻报道中的灵魂。因此人物特写在特写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特写的中心,尽可能永远是人。这些人是单个的建设者也好,是一群战士也好,或者是创造性的集体。”,人物特写要求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某种行动、行为或者性格。它比人物通讯更集中与凝练,同时应该“画面感”与“动感”更强。下面所引的这篇特写就是一篇佳作: 
    梦碎雅典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含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百米的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次世界锦标赛、四届奥运会,但还从来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田径选手付出得比奥蒂更多;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到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没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次“天赏之赐”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终于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的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全部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号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预示着有人抢跑于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了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了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了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了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同时撞线,成绩虽然都为10秒82,但金牌莫名其妙地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合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表情。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女子百米短跑名将奥蒂的人物特写。它的选材角度奇佳,摄取的是在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决赛中奥蒂失败的那个瞬间。通过饱含激情的文字,特别是栩栩如生的现场气氛的刻画,以及丰富的背景材料的烘托,奥蒂这位永不服输的悲剧英雄在读者的心中矗立起来。这篇特写在某种意义上开拓了体育人物报道的层面,跳出了只写胜利者,不写失败者的模式,于是从一个更加动人的角度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二)场景特写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