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新闻消息导语的写作要求

2023-12-04 21:57课程 人已围观

导语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

(一)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
(二)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
(三)导语为全篇定音
    导语决定消息的基调,消息的主体部分要按这个基调展开叙述。导语定音之后,材料的取舍、笔墨的轻重,都应以此为准绳。因此,对于记者的写作来说,推敲导语,是写好消息的第一步。1996年4月,路透社发了一篇《要记录不要命》的消息,从一名7岁女孩企图驾机飞越全美国,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不幸遇难写起,记述了众多冒险家为创造吉尼斯纪录而丧生的故事。消息用了这样一条导语:
    美国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一开头就有一句短短的告诫语:“一切想创造纪录的人都得自己冒很大的风险。”
    一句“告诫语”概括了全篇的主旨,用它来充当导语是再恰当不过了。由此可以看出,导语的写作确如美国新闻学者所说:“导语写得好就是指找到了能点明消息本质的一个短语、一条引语或一个事实。”
    有些消息效果欠佳,原因之一也在“定音”不准,主题不明确,以致主体与导语的衔接出现困难。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
    既然导语的任务是开门见山,报告新闻事实、吸引读者,它就不能不按照这个要求来写,否则,读者从导语中一无所获,甚至感到莫名其妙,便会对整篇消息失去兴趣。.
    1992年1月18日北京某报曾报道原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因工程质量问题当众自罚的消息。北京市亚运村安慧里2区18号楼质量差,张百发率城建部门许多干部来到现场。他批评了有关人员,并宣布:身为城建工作的主管市长,也自罚一个月工资。虽然这是象征性的自我惩戒,但是,应当说也有新闻价值,值得一报。遗憾的是,原文的导语写得不好,没有实质性内容:
    本报讯今天上午9时,副市长张百发又一次来到亚运村安慧里2区18号楼,与前几天不同的是,今天他带来了北京市城建系统几乎所有的局长、总经理。
    这栋25层高的住宅楼建筑质量太糟糕了,楼内的、墙皮脱落,屋内板墙裂缝,部分厨房、厕所的地漏竟高出了地面。这幢楼在建成一年零八个月后,迟迟住不上居民。
    可见,导语并未说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百发再次来到安慧里2区18号楼,带来了城建系统几乎所有的局长、总经理,这是导语的基本内容。然而,来这里做什么?集中所有负责人的目的又是什么?—核心的事实,读者最感兴趣的事实不但没有出现,甚至根本就没有说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结果,这条导语就成了所谓的“盲导语”。

二、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弓l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导语写作仅有明确、具体的事实还不够,记者必须将新闻事实中的精华挑选出来,写人导语。正如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写作教程》所说:“像矿工从大量沙子里筛选出一点点金子那样,记者们把材料一点点过滤,以找出属于导语的那一块金子。”
    (一)最新鲜的材料
    这类材料主要指:在时间上它们是刚刚发生、新近出现的,或者虽然不是新近发生的,却是迄今为止人们尚未知晓的。
    对于刚刚发生的事件,视情况而定,导语可突出“何时”要素。广播电视新闻常用“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来显示时效,报纸上的某些快讯,导语中注明的事件发生时间,甚至具体到几时几分几秒。
    有些事件错过了最佳报道时机,只好寻找与该事件有关的新的变动,以此为由头,在导语中突出新意。

三、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导语不可太长。字数过多,一会淹没“亮点”,冲淡趣味性;二会导致沉重,令读者失去耐心。麦尔文·曼切尔曾说:“为了保证导语的鲜明性和可读性,要尽可能把字数限制在30至50个(英文)字以内。长导语占的报纸栏目太多,往往行不通。只要记者下功夫,导语可以写得言简意赅。”
    写作短导语的关键是明确报道主旨,抓住事件要害。有时,导语只用一句话即可。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一句话导语。例如:
    ▲本报讯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
    ▲[美联社(1945年)8月14日电]日本投降了!
    ▲[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
    这些一句话导语的长处是新闻要点极为突出,信息传递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上述例子说明,好的一句话导语文字也很讲究,令人过目难忘。

四、力求优美生动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