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注重细节描写增强新闻报道深度

2023-12-04 21:57课程 人已围观

     一切事物都会发出信息,但信息却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内涵。树木发芽了,这是新闻事实,它传达的信息可能是春天的到来,可能是气候的反常,可能是植物的变异,可能是环境的改变……,拙劣的新闻记者,舍弃了生动的新闻事实和细节,而代之以抽象的议论或评判,这未必是传播准确的信息。新闻信息又是通过新闻语言符号作用于读者的,要增加新闻作品的信息量,就要利用有限的短小的篇幅,传达出丰富的信息,而精练的生动的新闻细节正具有这种突出的特征。言少意多,言少意深,其信息容量最大。
             一、新闻中有了细节,有助于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如果新闻中有了细节,便可克服一般化、概念化的毛病。如:"一名教师第一次来到院长家里,眼前的事实使他愣住了:一间不大的房子里,中间用木板隔开,几张床占满了小屋,外屋墙上挂满了水珠。'这是院长的家吗?'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不解地问:'你怎么还住这样的房子'老院长未加思索地回答:'这不是很好吗!咱们学院有困难,咱们国家更有困难啊!'这位教师肃然动容了……"读着这段细节,笔者仿佛被带到了这位住房简陋的院长家里。它不仅使读者耳有所闻,而且目有所见,心有所动。这样写比用"克己奉公"、"以身作则"之类的成语更有力量,更加引起人们的深思畅想。
二、新闻中有了细节,有助于深化报道的主题,增强新闻的思想性。有篇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的文章,写到她每次演出前总坚持练功的情况,穿插这样一个细节:"一个青年演员见到关肃霜练得满身大汗说:'关老师,你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这些戏已经演出许多次,为什么还要这么练'关肃霜回答:'对我们来说,戏是演过许多次;但对每晚来的观众说,又都是第一次。要把最好的戏奉献给观众,对人民负责!'"从细节中的"许多次"和"第一次"这个富有哲理的见解和行动中,反映出关肃霜对观众负责的高尚戏德。
三、新闻有了细节,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性。《通城瓷器质量提高》的报道,既没有写通城县如何采取措施抓产品质量,也没有引用权威人士或群众对产品的评价,而是在导语中写了一个细节:"在湖北省通城县的一次招待会上,县委书记吴涛坐在炭火盆旁,用一只红花细白瓷的盖杯烧水,几分钟就咕嘟咕嘟烧开了。他给客人们冲茶,陆续冲了五杯。他对客人们说:"你看我们的瓷器多过硬!"这个用盖杯烧开水的细节,比那些说盖杯质量如何好的话,更能说明瓷器过得硬这个主题。
       我们除了注意新闻细节的作用,还要注意新闻中的细节种类,动作细节。在报道中出人现物时,准确抓取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一二个有意义的动作,可展示一个人物刹那间的心理状态和意志。穿着细节。一个人的穿着,往往表现他的修养、风度、爱好等。新闻中出现这样的细节,不可能也无必要像文学作品那样详尽地描写,却需用凝练的语言像速写那样勾勒出来。英国女王首次访问我国时,香港《文汇报》记者报道女王抵京的消息,就写出这样的细节:"头戴白色宽边帽,身穿缀有黑点的黄色衣裙,配与帽边同款的小格丝巾,戴黑手套,踏黑皮鞋。"寥寥几笔,把女王的丰姿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言谈细节。新闻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言谈细节,有时可增加报道的情趣,也能增强报道的深度。一篇报道济南市四里村的马德义老大娘义务扫街数十年的消息,是这样巧用言谈细节的:"20多年来,马大娘总是清晨5点起床,吃罢早点,扛起扫帚就走,干到10点左右,扫完那段一千多米长的马路后才回家。家里的孩子们常常开玩笑似地问她:'奶奶下班了?'她一面打着身上的尘土,一面笑呵呵地答应着:'哎,奶奶下班啦!'……"这一言谈细节充分展示了老人甘于奉献,乐观爽朗的精神风貌。
场面细节。新闻中写上精练的场面细节,让读者深入了解到现场的现状,可烘托出报道事物的规模和气氛。美联社记者撰写的《中国西瓜大丰收》一稿中有段细节:"在上海的水上交通线上,调来了专门警察维持秩序;在北京的大街上,隆隆的拖拉机和大车声通宵不息,解放军战士也被请来帮忙--历史上罕见的西瓜供应旺季到来了……"这几个有声有色的场面细节,又引用上我国商业部门收购和供应西瓜的统计数字,互为补充,通篇报道比干巴巴列一堆数字生动得多了。
      景物细节。抓取现场的一景一物,和报道的内容或明或暗地联系起来,又可借这样的细节"做文章"。一个美国记者报道美国副总统布什1985年到杭州游览的消息中写了两小段景物细节:"他下榻在西子湖畔一片葱翠的山脚下的一所僻静的别墅里。中国领导人有时也在这所别墅居住。西湖对岸有12世纪中国将领岳飞的坟墓。那里镌刻的一处碑文写着'还我河山'。这也是中国目前对台湾的态度。"乍一看,这段用平淡的文字写出来的景物细节,似乎和布什的游览活动没有什么联系。但仔细回味,从美国支持台湾当局影响到我国的统一大事而言,就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种内在的联系,寓意很深。
            四、在表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时,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呈现出新闻事件的现场画面,并且烘托出环境气氛,给读者以情绪的感染。美国记者霍墨·比加特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报道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用生动翔实的细节描写,记载了这一历史性的场面:重光葵步履蹒跚,拖着木质假腿走到铺着粗呢台布的桌子旁,桌上放着投降文件,等着他签字。如果人们不是对日本战俘营中的暴行记忆犹新的话,也许会不由自主地同情重光葵。他把全身重量都压在手杖上,好不容易才坐下来。他把手杖靠在桌子旁,然而,在他签字的时候,这手杖倒在甲板上。
五、在表现新闻人物时候,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够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品质,能够以少胜多,见微知著,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焦裕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就用硬东西顶在藤椅的椅靠上,时间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右侧扶手被顶出个大窟窿。大雪纷飞,他"走进低矮的柴门","坐在大爷的床头问饥问寒",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这话语说得那么自然,那么亲切。这样的细节浓缩了探广的社会内容,耐人思索。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风雪里深夜出诊,抢救病人,刚回家又惦记着病人,天一亮就赶去探望,"蒋大娘赶忙开门,只见外面雪花还在飘着,李月华深夜前来的两行脚印还没盖满,一行新的脚印又通到她家的门前。"这雪地上脚印的细节,写得有情有景,感人至深,人物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这细节中映现了出来。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