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消息通讯的散文化写法

2023-12-04 21:57课程 人已围观

新闻散文化,在形式上突破新闻体裁的固定程式,调动各种笔法写新闻,在同一报道中也可以使用各种新闻体裁

不拘一格就是将散文自由、活泼的笔法,恰到好处地用于新闻中去,使新闻形式自由活泼,令读者耳目一新。
新华社记者报道:"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唐知县审诰命》中知县唐成的这一题款,现在变成了许多人的口头语。《唐知县审诰命》用官丑的行当和喜剧手法,塑造了一个独特的七品县令唐成的形象。大幕拉开,未见其人,先看到他悬在高堂的画幅,看了题款,剧场里立刻笑声哄然。这个唐成,被涉宦海,一身土气,叼着旱烟袋读状纸读得忘情,竟把烟锅送到嘴里;他不请客送礼、趋炎附势,对轿夫满和气,和差官谈得拢,平易近人,不搞"特殊化";他清贫廉洁,竟当堂向班头借散碎银两;他高度近视,动作迂拙,常使人发笑。但是他却有抱负,有胆识,执法不阿,处处让人看到他性格的光彩。饰演唐成的演员,把这个人物的外部形象的"丑"和内在美,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是这样一个被斥之为"芝麻官"的七品县令,以不怕垮台回家卖红薯的气魄,敢斗有权有势,炙手可热的诰命夫人,为民伸张正义,使人肃然起敬,不再觉得他"卖红薯"题款的可笑和行动的滑稽、迂拙。
这段描写在真实的基础上铺而不张、简练、精彩、朴实,把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把对真人真事的叙述,描绘和精辟的见解结合起来,使读者受到深刻的启发。

注重感情色彩,借用散文法,将浓厚的感情色彩,融化在生动的新闻事实之中,潜移默化,以情动人,晓之以理。
 穆青的《维也纳的旋律》中写道:莫扎特,这个"音乐神童",有人说似乎是带着满身的旋律而降生到世界上来的。五六岁的时候,他就以神奇的演奏震惊了维也纳,曾得到当时奥地利女皇特列西亚的亲吻。他一生创作了无数优美的乐曲,但艺术上的辉煌成就,并没有改变他饥寒贫穷的生活。在维也纳居住期间,冬天没有钱买煤取暖,他就同自己的妻子拼命跳舞以驱严寒。因为交不出房租,他不得不十多次被迫搬家。长期贫病交加的生活和创作的辛劳,使他生命的源泉过早地枯竭,一颗蕴藏着无尽旋律的心脏,终于在36岁停止跳动。当时,他的妻子正患重病,卧床不起。由于无钱替他办理丧事,只好由几位穷朋友找来一辆马车,拉上灵柩,冒着细雨,在维也纳城郊一个专埋穷人的乱葬岗里,为他寻找了一处长眠之地。后来,他的妻子病愈前来看望,只见荒冢累累,竟不知哪一处埋葬着她丈夫的尸骨……
  作者发挥了新闻真实性的特色和优势,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连细节也不虚构夸张。但这些报道又都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表现方法自由,信笔写来,富有文采。

散文式的新闻叙述事实,总的精神是为了。把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使自己的报道最大限度地产生预期的社会效果。

富于文采即新闻发扬散文讲究文采的优势,使新闻富于文采飞扬,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引人人胜,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长街无处不飞花万紫千红扬京华近百万盆鲜花无一丢失》写道:今年国庆期间,北京大街上摆满了近一百万盆鲜花,全城万紫千红,处处花团锦簇。她们之中,既有串红、一品红等普通花卉,也有鹤望兰、五钟岳、香石竹、富贵竹等名贵品种。市园林局的同志欣喜地告诉笔者,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盆丢失,甚至没有一盆受到损坏。 
      这是一篇微型散文式新闻,它的标题就是一首"散文诗"。概括又不失文采,文笔简洁又不乏形象,体现了散文化新闻的特点。
 《美女挂历充斥北京市场》:年轻时代的伊莉莎白·泰勒露出肩膀,回眸一瞥的神情;波姬·小丝用手指拨着秀发;苏菲亚·罗兰从肩边草帽下偷看的眼神,印了以上三个明星相片的色彩鲜明的日历和其他许多西方和亚洲裔模特儿及电影明星像的日历,在北京地区的路边小报摊和书店推出。中国人准备送旧迎新,换上1986年的新日历。这些日历通常是市郊布置简陋的农舍里最起码的装饰品。    
新闻报道的领域要像散文那样广阔。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丰富多采的、流动不息的社会生活,使新闻稿成为"时代的日记"

新闻报道要像散文那样,用生动、具体、真实、准确的事件勾勒出优美的画面,把深刻的思想巧妙地表现出来,体现出写作意图。

新闻报道的结构要像散文那样富于变化。力求从“新闻八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不违背新闻必备要素的前提下,多使用"奇拳怪招"。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