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医学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全46讲)【理工学社】

2023-12-04 21:57课程 人已围观

医学统计学(中文简介) 英文简介 卫生统计学(中文简介) 英文简介
课程编号:51101026
课程名称(中文):医学统计学
课程名称(英文):medical statistics
学分数/学时数:3 / 56
开课单位/开课学期: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 6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面向专业:长年制全英班、临床医学专业及医学类专业(麻醉、口腔、影像、检验、法医、生物医、护理等)
课程负责人:方积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原理和方法与医学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医学专业基础必修课。根据培养目标,医学统计学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掌握对医学科研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1)统计学基础,即基本概念,统计描述、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基础;(2)常用医学统计方法。
教 材:仲来福编《卫生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教    学    大    纲
 
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 (七年制)
一、教学目标
 
医学统计学是把统计理论、方法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医学专业基础课,根据培养目标,医学统计学培养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熟悉医学科研设计的主要原则,掌握整理、总结和分析资料的基本方法。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密切联系医学中常见的基本统计问题,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为其运用到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一)基础理论
着重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着重培养统计思维能力,对有关数理统计公式只要求了解其意义、用途和应用条件,不必深究其数学推导。要求了解医学研究的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内在联系。 
1.掌握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同质和变异、总体和样本、假设检验、正常值范围、置信区间、抽样误差等),统计资料的基本类型,以及常用统计指标。
2.掌握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统计方法的意义、用途、适用条件、优缺点和结果解释。
3.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以及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4.了解常见的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设计,常用统计分布理论及应用,掌握用SPSS实现常用统计分析的计算与结果解释。
(二)技能培养
1.自学能力:理论课着重讲授教材的重点、难点,启发和帮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
2.基本技能:掌握医学资料的正确整理方法,统计图表的绘制及注意事项,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选用原则和SPSS实现。
3.独立思考:通过实验课和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
4. 应用技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掌握计算分析的技能,写出全面的统计报告。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巩固,也强调结合医学背景材料,给出合理的结论。 
5.参与实践: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参加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了解医学统计在科研设计、资料收集、分析中的作用。
6.外语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统计专业英文词汇。可以正确解释SPSS输出的英文结果,能熟练阅读并理解一般英文科研文章中的统计学问题。
(三)教材学时
1.教材: Jiqian Fang. Medical Statistics and Computer Experiments (Third Edition). World Scientific, 2004
仲来福主编《卫生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学时:教学共56学时,理论课32学时,实习课24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章 医学统计基本内容
1.掌握 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同质和变异、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误差与概率等。
2.掌握 统计资料的类型:数值变量资料、分类变量资料(含无序分类和有序分类);变量的转化。
3.熟悉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4.熟悉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基本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及图表改错。
理论课课时:5
实习课课时:3
 
第二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掌握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方法:①频数表与直方图的制作方法及其意义;②平均水平指标(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与百分位数);③离散程度指标(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2.掌握 正态分布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①正态分布的基本特征;②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③参考值范围估计的方法、意义及注意事项。
3.掌握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方法:①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②t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和联系;③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估计;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步骤。
4.掌握 t检验与u检验的方法步骤及其类型:①样本与总体比较;②配对比较;③两样本比较;④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5.掌握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步骤:①基本思想;②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步骤;③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④多个均数两两比较的q检验。
6.掌握 在SPSS中实现t检验、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q检验。
理论课课时:9
实习课课时:9
 
第三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掌握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方法:①常用相对数指标(率、构成比、相对比);②注意事项;③率的标准化法(意义、选择合适的标准等)。
2.掌握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方法:①率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估计;③总体率的u检验。
3.掌握 分类变量资料的c2检验方法:①基本思想;②四格表资料的c2检验(方法类型及其条件,了解连续性校正和Fisher精确概率法的选用条件与结果解释);③配对四格表资料的c2检验;④行×列表资料的c2检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掌握 在SPSS中实现前述各种资料的c2检验。
理论课课时:5
实习课课时:3
 
第四章 秩和检验
熟悉 参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概念,以及两者的适用范围和检验功效方面的区别。
1.掌握 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方法步骤(Wilcoxon):①设计分组和观察值特点;②基本思想和步骤;③编秩方法;④统计描述指标(中位数或秩和T-,T+);⑤正态近似。
2.掌握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步骤(Wilcoxon):①设计分组方法;②基本步骤;③编秩方法;④统计描述指标(中位数或平均秩);⑤相同秩次的校正;⑥正态近似。
3.熟悉 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步骤(Kruskal-Wallis,即H 检验):①设计分组方法;②基本步骤;③编秩方法;④统计描述指标(中位数或平均秩);⑤相同秩次的校正(由于SPSS中给出的是校正结果,所以,在实习课应补充该知识点)。
4. 掌握 在SPSS中实现前述三种资料类型的秩和检验。
5. 熟悉 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步骤。 
理论课课时:4
实习课课时:3
 
第五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掌握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资料特点、拟解决的问题及结果解释(两个变量线性关系的两个方面)。
1.掌握 直线回归分析方法:①绘制散点图,了解两变量间是否有直线联系;②直线回归方程式及其计算,回归系数b和截距a的意义,以及最小二乘原则;③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④绘制回归直线图;⑤回归方程的应用(描述、预测和控制);⑥Ⅰ型回归、Ⅱ型回归对资料的要求。
2.掌握 直线相关分析方法:①绘制散点图,了解两变量间是否有直线联系;②直线相关系数r及其意义;③相关系数的计算;④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⑤积差相关计算对资料的要求。 
3.熟悉 等级相关分析方法:①等级相关的意义;②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③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④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计算对资料的要求。
4.掌握 在SPSS中实现前述直线相关、直线回归和等级相关的有关计算。
 
理论课课时:4
实习课课时:3
 
第六章 医学科研设计
掌握 医学科研设计的重要意义。
1.掌握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对照原则,基本的对照类型;②均衡原则;③随机原则,两组随机分配方法;④重复原则,样本含量估计需要事先确定的参数;⑤了解 两个均数和两个率比较时,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
2.熟悉 实验设计基本知识:①实验设计的意义;②实验设计的特点与分类;③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④几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完全随机、配对设计、配伍组设计、交叉设计);⑤盲法设计的意义及其基本方法。
3.了解 调查设计基本知识:①调查设计的意义及应用;②调查设计的内容(调查表设计要点);③调查方法,随机抽样基本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理论课课时:6
实习课课时:3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