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导论 |
01-01 农业的概念、特性、地位与作用 |
01-02 西方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
01-03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2讲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
02-01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均衡 |
02-02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弹性 |
02-03 第三节 农产品供求均衡理论应用 |
第3讲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
03-01 市场与流通概述 |
03-02 农产品批发市场 |
03-03 零售业态的变化与农产品零售市场 |
第4讲 农产品期货市场 |
04-0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
04-02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
04-03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
第5讲 农产品国际贸易 |
05-01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
05-02 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 |
05-03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点 |
05-04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 |
第6讲 土地与水资源 |
06-01 土地概述 |
06-02 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 |
06-03 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 |
06-0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 |
06-05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
第7讲 农业劳动力 |
07-01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
07-02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
07-03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07-04 农业劳动生产率 |
第8讲 农业技术进步 |
08-01 农业技术进步概述 |
08-02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
08-03 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
第9讲 农业资金 |
09-01 农业资金的含义、运动规律与特点 |
09-02 农业财政资金 |
09-03 农业信贷资金 |
09-04 农户资金 |
第10讲 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 |
10-01 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
10-02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
10-03 农业信息商品与市场 |
10-04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完善 |
第11讲 农业家庭经营 |
11-01 农业家庭经营的争论、历史演变与国际经验 |
11-02 家庭经营作为农业主要经营形式的理论分析 |
11-03 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
11-04 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 |
第12讲 农业合作社 |
12-01 合作社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12-02 农业合作社的涵义、原则、作用与运行特征 |
12-03 中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
第13讲 农业产业化经营 |
13-01 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产生的原因及其契约关系 |
13-02 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 |
第14讲 农业保护政策 |
14-01 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理论依据与判别标准 |
14-02 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
第15讲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
15-01 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与其经济特性 |
15-02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市场主体行为与政府监管 |
15-03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第16讲 农业产业结构 |
16-01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
16-02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与演进趋势 |
16-03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16-04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与战略调整 |
第17讲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 |
17-01 传统农业的改造 |
17-02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 |
17-03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第18讲 农业可持续发展 |
18-01 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18-0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18-03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
18-04 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
18-05 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转载文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