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琢木」浙江大学设计学(学硕)二战学姐考研经验分享
2023-12-04 21:57课程 人已围观
专业课首先,我认为一定要去培训班。首先,设计本身就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事情,有有经验的老师、学长学姐作指导一定是有帮助的,这个帮助不仅是帮你了解考研的技巧方面的东西,也会提升你的设计理解和能力。其次就是可以知己知彼。考研不看分数,看排名,在提升自己实力的基础上,了解对手的状态也是必要的,更何况这也是压力和动力的来源。
那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浙大的专业一二。
专业一是去年才做的大改动,但其实按照他的要求读完推荐的书问题都不大。
专业一分为三部分,史论、设计方法和平面:
我选的是设计方法和平面,因为我们以往平面考的构成,而我一战构成分数也不错,所以想着选个优势题,但是今年考试临时改题,不再是给主题画综合的三幅10*10的构成,而是变为字体设计,点线面基础构成和矿泉水图案设计。这打的我措手不及,也是我专业一分不高的原因。所以这样看的话,我其实更建议选前两道理论题。
如果一定要选平面,那一是多积累素材,确保自己可以随机应变;二是多画,提升熟练度并且让自己敢于下笔;三是多创作,是提升考场的效率和质量。和以前的构成一样,自己总结主题,从点线面和综合;黑白,彩色这几个维度去准备,多看多感受,如果创意和美感不能突破,就专注精细度;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最最最重要!如果选了平面,哪怕题目没见过要改,也一定要先画再做前面的理论题。我就是临时换题慌了,想着先做理论再好好构思平面,结果其实理论也需要构思,花了特别长的时间,导致最后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做75分的三道平面,十分草率且没来的及写设计说明(虽然题目没要求,但是设计说明可以让老师看懂你想表达的意思,最好写。)特别是有强迫症的同学,请一定一定先完成再完善,不要一直抠细节!!
除了平面就是理论了,虽然我没看史论,但其实我看了一下题目,我觉得没看过有的题也能答,所以看过书就更不用怕了。浙大考理论的方式是意料之中的,考综合应用能力。比如设计心理学的设计案例、现在有个设计需求请写出你的设计流程和用到的设计方法。最基本的理论看他推荐的书就可以了,绝对够用,设计心理学着重看案例和特有的一些术语,设计方法着重看使用场景,使用原则之类的。方法是用来用的,会用了也就学会了,不需要死记硬背。
专二的话是我二战的重点攻克点,一战就是因为专二105导致与复试线差一分而遗憾战败,我一战失误在于现场改方案,导致画了一个黑匣子出来。这里要强调一下方案准备的泛用性,这个泛用性不是说太能套,而是在核心技术和设计点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场景都可以做一些次要矛盾上的改变。这些具体可以去培训班看老师怎么说。总之重点在于:一、不硬套题,这其实体现你们的逻辑和语言能力,有的很扯的方案其实前期牵引说得好也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二、拒绝黑匣子,所有的设计所依靠的技术支撑要清清楚楚,设计的思维发散可以假装我们是魔法师,但是给专业老师看的设计结果呈现绝对不可以是魔法。总之,要思路清晰,表达明确。
英语我是本身基础还行,虽然六级也就五百多点,一战只有 73 分,但是总结下来其实就是看少了。二战的时候我看了很多英文文章,这就是提升语感和英语熟悉度的过程,看多了阅读障碍下来了,速度快了,自然就轻松了,当然单词是要不断地过的。如果说为什么二战我英语能提升 9 分,拿到 82 分,还是在这届英语比较难的情况下的话,那就是看文章的能力上去了。有的单词中文释义和语境义是有偏差的,这都要靠多看多读来找到感觉。其实看多了就会发现,题目本身不难,只是会挖坑,所以文章读懂了,就只会有粗心做错的情况,这个粗心做错就是掉到题目的坑里了。这里建议在刚开始做的时候不求速度只求质量,不确定的选项用中文翻译出来写在旁边,多对着看几遍很容易就看出坑来了。完型、翻译和新题型都是一样的道理。
小作文一定要背模板,因为涉及到格式等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大作文可以看看模板的思路,准备几个自己的句子,只要逻辑清晰语法正确不会有太大问题。
崩溃肯定是崩溃的,主要我们那届刚好赶上疫情,找工作也不好找,当然现在考研人数激增,挑战更大。越大的挑战意味着越大的付出,即时间和精力甚至金钱。请为上岸付出一切,在家学不下去就出去找自习室,不懂的就找老师问,心理状态不好的适当倾诉,不放心文化课的多去看网课,为信仰充值。所有的赶早不赶迟,宁愿前期多熬几个夜,不要后期又紧张又熬夜又影响状态,效率只会更低。还有就是,竞争对手是用来了解沟通适当增加压力的,不要过于焦虑,还是要专注自己,做自己能做的最好。
最后祝大家都能上岸!
上一篇:东南大学公卫考研必备课本及习题册
下一篇:文都敏行法硕考研择校指导 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