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柳冠中教授:中国设计教育培养新方向

2023-11-09 21:39课程 人已围观

 
图片
柳冠中教授
柳冠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荣誉院长、济南大学设计创新研究院院长,光华龙腾奖委员会荣誉主席。
 

图片

 
1976年毛主席纪念堂的灯具设计、结构技术模具设计和施工安装设计;
1991年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归国留学突出贡献奖章;
2007年获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2016年获世界绿色组织颁发的“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
2018年获光华设计基金会“改革开放40年设计40人特别奖”。
2019年获第十五届(2019)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

 

图片

《事理学论纲》《设计方法论》《象外集》

图片《事理学方法论》

图片

《中国工业设计断想》

 

01/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

 

柳冠中教授1984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多年来勤奋耕耘、为人师表,奠定了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教学体系,已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其教学、学术和设计实践活动遍布大江南北,培养了大批该专业的教学和设计精英、骨干;其 “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事理学”等理论方法在国内乃至国际设计界都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图片

 
02/
培养大批设计骨干
 
其“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事理学”等理论方法在国内乃至国际设计界都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教学教改和学术成果获国家级二等、银奖,省部级一等、二等奖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等、一等奖、金奖以及国际评委提名奖等;设计成果获西德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理论被德国出版界刊登;教学思想、理论、方法被国内绝大多数院校相关专业和企业采用、推广;培养的学生已在国际著名企业(如奔驰、西门子、飞利浦、大发、大众等)作为设计骨干。
 
作为内容教师,每年都超额1—2倍完成教学工作量。除了带研究生、博士生外,还为本科一、二年级上基础课,为高年级上专业设计课;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还频繁地主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横向研究课题,带领学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并频频获奖。
 
03/设计是创造一种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
 

设计是创造一种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强调“创造”——使人类生活更健康、合理、有节制,要与大多数人“和谐”;要与大自然“和谐”。设计是谐调人类需求、发展与生存环境条件限制的关系,这称之为适可而止、因势利导的可持续发展之理。

 

图片

 

设计的对象表面是“物”,而本质是“事”。研究“事”与“情”的道理,即“事理”。“事”是“人与物”关系的中介,不同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即使为同一目的,他所需要的工具、方法、行为过程、行为状态都是不同的,使用的工具、产品乃至造型、材料、结构等当然也不同,所以把“事”弄明白了,“物”的概念就显现出来了。

 

设计就是把“事理”研究清楚,其“定位”就是选择原理、材料、结构、工艺、形态、色彩的评价依据。这就是把实现目的之外部因素限制与可能——“事”作为选择、整合实现“物”的内部因素依据,即为实现目标系统去组织整合“物”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实事求是”是“事理学”的精髓,也是设计的本质。重在“事”的研究,从实现目的之外部因素入手,建立“目标系统”和“新物种”的概念。

 

图片

 

设计的结果是“物”,但设计的出发是“事”。我们提倡“创造”,不满足模仿,必须从研究“事”入手,研究实现目的之外部因素限制从而深入理解“事”的本质,进而创造“新物种”。这就是中国传统观念的精华——“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04/“当代的民族化”设计

 

柳冠中教授认为研究当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等问题,从中国的资源、所处国际环境,探索自己的生存方式,选择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的设计自然是“当代的民族化”,而不是“博物馆”式的传统形式,更不是“西方式”的文明。

 

图片

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不断地创造了历史和中国民族传统和风格。历史对于现在来说是“昨天”,而今天对于未来也是“历史”,因此,我们不要从历史的现象出发,那是祖先当时的“事”和当时的生活方式的物化。

 

从中国当代实际出发,不断创造“新的民族传统”才是设计的首先任务。创造中国的“今天”,就是创造中华民族“明天的历史”。

 

05/ 激情燃烧,培育深具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才
 
年过花甲的柳冠中一直坚持亲自上台讲课。他的课有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激情澎湃,对设计专业的热爱令人深受感染;二是深邃透彻,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案和固定案例,生活中任何事物他都能信手拈来,援引生发;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社会责任感的突出强调。
 
柳冠中不反对“品位”、“个性”、“时尚”这样的字眼,但在他看来,与满足少数人的个性需要相比,批量化的生产更应该为大多数人服务。设计与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艺术只在“传”,而设计必须“达”,必须充分考虑普通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那些奢侈铺张、千奇百怪的造型表面看来很有创意,但它腐蚀了年轻一代的审美,而且是以过度消耗资源的方式对子孙“犯罪”。柳冠中总是在课堂上谆谆告诫青年学子,艺术可以有多种路径,但清华美院培养的人才必须走正路,必须成长为清新的花朵,引导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
 

图片

 
教书,更要育人。柳冠中在数以千计的学生中埋下了责任的种子,他本人也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典范。夫人遽然辞世,彻夜未眠的他第二天依然充满激情地站到了讲台上;像家长一样体恤每位同学的生活、学习状态,像理工科的课题组一样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研讨;他们的设计活动总是瞄准国家、人民最需要的事,在奥运火炬和奥运广场灯具的招投标活动中,都出现了清华美院人的身影。
 

图片

 

而他最关心的事,还是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成长成才。面对宽大敞亮的教师工作室,柳冠中想到的是更应该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固定的工位,能够养成随时动手操作的习惯。电脑软件逐渐成为学生设计的主要工具,这让他忧心。因为工业设计恰恰需要学生在手工或半机械化的操作过程中去判断、训练眼力,训练自己在材料、构造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所以他曾经用一句铿锵有力的话回绝了领导为学生添置设备的好意:“我们需要的不是锦缎,而只是一双鞋。”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