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圆叶鹿蹄草

2023-03-03 23:08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概况

基源: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植物圆叶鹿蹄草的全株。

原植物:圆叶鹿蹄草Pyrola rotundifolia L.,又名鹿衔草(四川)。

形态:常绿草本状小灌木,高15~30cm。叶4~7,基生,叶柄长4~12cm;叶片革质,圆形或卵形,长2~6cm,宽1.5~5.5cm,顶端圆钝,基部圆至心形,边缘全缘或具疏圆齿。花葶有1~2枚褐色、鳞片状叶,长圆状卵形,长8~12mm,基部略抱花葶;总状花序长6~16cm;花白色,稍下垂,直径1.5~2cm;花梗长约5mm,具膜质苞片;萼片狭披针形,长3.5~5.5mm;花瓣倒卵形,长6~10mm,宽2~6mm,顶端圆钝;雄蕊10,花药具小角;花柱长7~10mm,伸出花冠。蒴果扁球形,高4~5mm,直径6~8mm。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12页.图3978)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及新疆。原苏联、蒙古及欧洲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寒冷、阴湿的环境。以有较多枯朽落叶而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为好。可在林下栽培。用分株繁殖。四川地区在9~10月,结合采收,连匍匐茎一齐扯起,分成单株,每株都要带有部分匍匐茎和须根。在选好的林下,将灌木杂草除去,不要翻动土层,开1.3m宽的畦。按行距22~26cm开小沟,深约7cm,把幼苗放到沟里,株距10cm左右,斜靠沟壁。先盖腐殖质土约2cm,再盖枯枝落叶,使与畦面齐平。栽好后,叶片要露出地面,最后浇水1次。田间管理,久旱要注意浇水,杂草宜随时除去,以后每年冬季,要盖腐殖质土拌草木灰约2cm厚。

采集:全年可采。将全草连根挖出,洗净泥土,晒至叶片较软略收缩时,堆压发热,使叶片两面变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再晒干。

化学性质

全草含鹿蹄草素、梅笠草灵(Chimaphilin)、乌索酸等[1,2]。叶含熊果甙、高熊果甙、异高熊果甙(Isohomoarbutin)、喜冬草素、乌索酸、紫杉碱(Taxine)、槲皮素、山柰酚、对-香豆酸等[1]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37。
[2] Chem Pharm Bull 1985;33(12):5355。

药性

性味:甘、苦,温。 ①《滇南本草》:“温、平,辛。” ②《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③《山西中草药》:“甘,温。”

归经:《植物名实图考》:“入肝、肾二经。”

功效: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

主治:虚劳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 ①《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痰火之症,煎点水酒服。”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通经,强筋,健骨,补腰肾,生津液。” ③《中国药用植物志》:“治虚劳,止咳。” ④《重庆草药》:“治虚弱痨病,咳嗽,白带。”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除湿,止惊悸,盗汗。治劳伤吐血,筋骨酸软,风湿关节痛,惊痫吐舌,鼠漏痈肿。” ⑥《陕西中草药》:“补肾壮阳,调经活血,收敛止血。治虚劳咳嗽,肾虚盗汗,腰膝无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崩漏,白带,结膜炎,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相关推荐: 圆叶鹿蹄草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