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薤白
2023-03-02 16:34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药材名称:薤白
名称出处:《中国药典》
概况异名:干薤、野薤(《王祯农书》)。
基源: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小根蒜的鳞茎。葱属全世界约450种;中国有120种,其中药用有近20种。
原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A.grayi Regal;A.nipponicum Franch.et Sav.;A.macrostemon var.uralense(Franch.)Airy-Shaw],又名小蒜(通称),小根蒜,密花小根蒜、团葱(《中国植物志》),子根蒜(东北)。
历史:本品为常用中药。《纲目》载:“按《王祯农书》云:野薤俗名天薤,生麦田中,叶似薤而小,味亦辛,亦可供食,但不多有。”即此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鳞茎卵圆形或球形,直径0.8~2cm,旁侧常有1~3个小鳞茎附着,鳞茎外包以白色膜质鳞被,有时带淡紫色。叶互生,半圆柱状狭线形,中空,长20~45cm,宽2~4mm,顶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光滑无毛。花茎单一,伞形花序顶生,球形,下有膜质苞片,卵形;花梗细,长1~1.5cm,有的花序只有很少小花,而间以许多肉质小珠芽,甚至全部变为珠芽的;花淡粉红色或淡紫色;花被短于雄蕊,花丝细长,下部略扩大;子房上位,球形。蒴果倒卵形,顶端凹入。花期5~6月,果期8~9月。(图版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565页.图420)
生境与分布:生于耕地杂草中及山地较干燥处。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北、贵州、云南、甘肃、江苏等地。北温带亦有分布。
生药采集:春、夏季采挖鳞茎,洗净泥土,除去残叶及须根,蒸透或在沸水中烫透,取出,晒干。药材主产于东北、江苏、河北、湖北等地。
鉴别
性状:鳞茎呈略具多角状不规则卵圆形,大小不一,高0.5~2cm,直径0.3~1.8cm,基部钝圆,有一略突起的鳞茎盘,其表面粗糙可见须根痕,顶部具截断的叶痕。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皱缩,半透明,有时鳞茎上附以1~3个小鳞茎,外具数层有纵条纹理的膜质鳞片包被,揉之即脱。质坚实,角质样,不易粉碎,断面黄白色。具蒜样异臭,味微辣。以粒大匀称整齐,质坚,色黄白,半透明,无外层膜质鳞叶,无黑褐色个体夹杂其中,味辛者为佳。
显微 粉末黄白色。 ①鳞叶表皮细胞多呈长方形,长60~260μm,宽20~60μm,少数呈多角形,无细胞间隙,部分细胞中可见细胞核,细胞核具1~2枚核仁。偶可见气孔散在,圆形,直径10~16μm,副卫细胞核5~6个。 ②较老的鳞叶表面细胞中未见细胞核,只存在草酸钙方晶,长5~10μm,多单个散在;但少数细胞中具2~4个方晶,粉末中也散有大小不等的草酸钙方晶。 ③导管主为螺纹导管,直径6~16μm。(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566页.图421)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从小根蒜鳞茎中得到30余种成分,鉴定其中26个化合物:小根蒜皂甙(Macrostemonoside)A、B、C、D、E、F、G、H、I、J、K、L,拔葜皂甙元葡萄糖半乳糖皂甙(Smilagenin-O-β-D-gluc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de);皂甙元有:拔葜皂甙元、吉祥草甙元(Kitigenin)、替告甙元(Tigogenin)、Ramongenin;β-谷甾醇及其甙,丁香甙(Syringin)、丁二酸、腺苷、胸苷、21-甲基二十三烷酸、2,3,4,9-四氢-1H-吡啶并[3,4-b]吲哚-3-羟酸及其1-甲基化合物[1~3]。又用GC/MS检定其挥发油组成分30余种,包括21种含硫化合物,其中二甲基二硫、甲基丙基三硫、甲基丙基二硫各占油的20%上下,异丙基丙基二硫约占10%,甲基烯丙基三硫虽然约占3%,但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1,4,5]。另分得前列腺素A1、B1(Prostaglandin A1、B1)[6]。
附 中药薤白中除小根蒜鳞茎外,尚有蕌头(A.chinense G.Don)的鳞茎,从中分得22种化合物,鉴定有:小根蒜皂甙(Macrostemonoside)B、C,蕌头皂甙(Chinenoside)Ⅱ,即[(25R)-26-O-β-glucopyranosyl 3β,26-dihydroxy-5α-furost-20(22)-en-6-one,3-O-β xylopyranosyl-(1→4)-[α-arabinopyranosyl(1→6)]-β-ghacopyranoside],蕌头皂甙Ⅲ即(25R)-26-O-pglucopyranosyl-3β,26-dihydroxy-5α-furost-20(22)en-6-one,3-O-α-arabinopyranosyl(1→6)-β-glucopyranoside],拉肖皂甙元(Laxogenin)-3-O-α-阿拉伯吡喃糖(1→6)-β-葡萄吡喃糖甙,拉肖皂甙元-3-O-β-木吡喃糖(1→4)-[α-阿拉伯吡喃糖(1→6)]-β-葡萄吡喃糖甙;皂甙元有:拉肖皂甙元、Tigogenin,腺苷、色氨酸(Tryptophan)、2,3,4,9-四氧-1H-吡啶并[3,4-b]吲哚-3-羧酸[1],又用GC/MS检定其挥发油组成成分,有16种含硫化合物,其中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强的甲基烯丙基三硫占油的23%,二甲基三硫占19.82%[1,7]。
参考文献[1] 沈阳药科大学博士生(彭军鹏)论文1993(6)。
[2]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93;10(1):45;1992;9(1);69。
[3] 药学学报 1992;27(12):918;1993;28(7):526;1994;29(7):526。
[4]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93;10(1):45。
[5] 中草药 1992;23(5):232。
[6] 中草药 1991;22(4):150。
[7] 中草药 1988;19(8):9。
①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薤白精油对ADP诱发的兔血小板聚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ADP剂量为20.7μmol/L时其IC50为157μg/ml,对一次聚集的血小板聚体有促解离体作用,其抗血小板作用的机理与干扰其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TXA2和TXB2合成,以及作用于血小板膜和释放过程等有关[1,2]。薤白经70%乙醇提取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分对人血小板聚集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从中分离到有效成分N-P-香豆酰酪胺和N-反式-阿魏酰酪胺,后者可抑制2μM ADP所引起的一次聚集和二次聚集,而前者则仅能抑制一次聚集[3]。将上述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层再用正丁醇萃取得到的正丁醇可溶部分也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其有效成分为腺苷,可抑制一次和二次聚集[4]。 ②抗氧化 薤白原汁2.4、4.8、8g/kg ig对大鼠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但低中剂量作用优于高剂量,薤白原汁按生药量1.25,2.5,5g/ml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与药物浓呈正相关[5]。 ③其它作用 薤白95%乙醇冷浸物5g/只加于饲料内给药,能明显增强家兔体内合成PGE1[6]。薤白注射液7.5,15g/kg ip能延长正常小鼠和特异性缺缺氧小鼠的耐氧时间[7]。薤白生品及炮制品水煎剂15g/kg ig,以小鼠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试验表明均有镇痛作用,对常压缺氧、NaNO2中毒组织缺氧及异丙肾上腺素增加耗氧试验,均有延长小鼠存活时间的作用,生品与炮制品之间无显著差异[8]。
毒性:薤白注射液ip对小鼠的LD50为70.12±3.49g/kg[7]。
参考文献[1]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10(6):609。
[2] 药学学报 1988;23(1):8。
[3] Planta Med 1986;52(3):171。
[4] Planta Med 1989;55(3):242。
[5] 中药材 1994;17(11):34。
[6]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9;15(1):91。
[7] 中国医药学报 1989;4(5):21。
[8] 中药材 1995;18(4):192。
性味:辛、苦,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苦,温。”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温、滑。” ④(医林纂要》:“甘、酸、辛,温。”
归经:①《汤液本草》:“入手阳明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③《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理气,宽胸,通阳,散结。
主治:胸闷刺痛,泻痢后重,肺气喘急。 ①《本经》:“主金疮疮败。” ②《别录》:“诸疮中风寒水肿,以涂之。” ③《千金·食治》:“能去肌肉,利产妇。骨鲠在咽不下者,食之则去。” ④《唐本草》:“白者补而美,赤者主金疮及风。” ⑤《食疗本草》:“治妇人赤白带下。” ⑥《本草拾遗》:“调中,主久利不瘥,大腹内常恶者,但多煮食之。” ⑦《本草图经》:“主脚气;煮与蓐妇饮之,易产。” ⑧《本草衍义》:“与蜜同捣,涂汤火伤。” ⑨《用药心法》:“治泄痢下重,下焦气滞。” ⑩《纲目》:“治少阴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气散血安胎。” ⑾《本草备要》:“利窍。治肺气喘急。” ⑿《本经逢原》:“捣汁生饮,能吐胃中痰食虫积。” ⒀《岭南采药录》:“和生盐捣烂敷疮;被铁针伤,留铁锈于肌肉,敷之可以吸出。” ⒁《南京民间药草》:“打烂外敷,治各种疮疖。另取野菊花煎水内服。” ⒂《全国中草药汇编》:“胸痈,胸闷,心绞痛,胁肋刺痛,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鲜品30~60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使用注意:气虚者慎服。 ①《食疗本草》:“发热病人不宜多食。” ②《本草汇言》:“阴虚发热病不宜食。” ③《本草从新》:“滑利之品,无滞勿用。” ④《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热,忌与韭同。”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瓜蒌,治胸闷,疼痛,喘息,咳唾等症,亦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②配四逆散,治胃肠气滞,泻痢下垂者。 ③配五灵脂、丹参,治气滞血瘀、络脉痹阻之心痹胸痛。 ④配黄连、木香,治肠胃气滞,痢疾之后重。 ⑤配瓜蒌、半夏,治胸痛,咳嗽痰多。 ⑥配木香、六曲,治大肠湿滞所致的下痢,里急后重,属寒者。 ⑦配瓜蒌、桂枝,治胸阳不通,心胸疼痛。 ⑧配瓜蒌、络后藤、宽筋藤,治肋间神经痛。 ⑨配瓜蒌、川芎、红花,治胸痹,属气滞血瘀者。 ⑩配紫丹参、葛根、降香,治胸痹,属血瘀者。 ⑾配郁李仁、桃仁、木香,治气滞便秘。 ⑿配柴胡、白芍、枳实、甘草,治痢疾。 ⒀配半夏、贝母、瓜蒌、枳实,治胸痹。
方选和验方: ①薤白膏(《圣济总录》)治炙疮经久不愈:薤白(细切)、栀子仁、杏仁(去皮、尖)、白芷各30g,生地黄(拍碎)、胡粉各90g,酥60g,羊肾躯脂(炼成者)600ml。上药8味,除酥、脂外,细锉。先以酥、脂微火煎烊,下薤白等药,候白芷色赤,以绵滤去滓,用瓷器盛,下粉搅匀。涂帛上贴之。日2~3次,以愈为度。 ②薤白汤(《类证活人书》)治伤寒,热毒内蕴,下利色赤,状如烂肉汁,腹痛:薤白30g,豉(绵裹)250g,栀子(大者擘破)10g,上药锉如麻豆大。以水1250ml,先煎栀子10沸,下薤白,煎至1000ml,再下豉,煎取700ml,去滓,每取200ml。 ③薤白汤(《奇效良方》)治霍乱,干呕不止:薤白(细切)1握,生姜(细切)15g,陈皮(去白)9g。上味用水30ml,煎至200ml,去渣,分2次服。 ④薤白栝楼白酒汤(《金匮要略》)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足迟,关上小紧数:薤白250g,栝楼实1枚(捣),白酒400ml。上3味,同煮,取160ml,温分服。 ⑤薤白栝楼半夏汤(《金匮要略》)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薤白90g,栝楼实1枚(捣),半夏15g,白酒1000ml,上4味,同煮,取240ml。温服60ml,日3服。 ⑥薤白粥(《世医得效方》)治翻胃无问久远冷热:薤白2茎,人参30g(细切,以水200ml煎取80ml),鸡子3个(去黄),熟煮稀粟米粥。上以鸡子白、薤白、粟3味,熟调搅,后以暖人参汤相和,更调搅,顿服之。 ⑦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薤白250g,枳实4枚,厚朴120g,桂枝30g,栝楼实1枚(捣)。上5味,以水1000ml,先煮枳实、厚朴取400ml,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3服。 ⑧《梅师集验方》:“治炙疮肿痛:薤白(切)10g,猪脂(细切)10g。以苦酒浸经宿,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渣,敷上。” ⑨《陆川本草》:“治鼻渊:薤白、木瓜花各9g,猪鼻管120g。水煎服。” ⑩《古今录验方》:“治妊娠胎动,腹内冷痛:薤白6g,当归12g。水500ml,煮200ml,分2次服。” ⑾《本草拾遗》:“治赤痢:薤白15g,黄柏9g。煎服。” ⑿《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心绞痛:薤白、三棱各18g,赤芍、川芎、红花、延胡索、降香各15g,鸡血藤30g,急性子12g。1日量。制成冲剂服或浸膏内服,或薤白、瓜蒌、郁金、当归、赤芍各9g,丹参30g,生槐花15g,红花4.5g,白檀香1.5g水煎服。” ⒀《安徽中草药》:“治肋间神经痛:薤白、瓜蒌各9g,桂枝4.5g,枳壳6g。煎服。” ⒁《安徽中草药》:“治毒蛇咬伤:鲜薤白、鲜天南星等量,捣烂外敷,干则更换。”
单方应用:①《千金方》:“治手足疮:生薤白50g。以热醋投入,封疮上。” ②《圣惠方》:“治咽喉肿痛:薤根,醋捣,敷肿处。”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支气管炎:薤白研粉,每服3g,每日3次,白糖水送下。” ④《食物药用指南》:“噎隔反胃:鲜薤白60g,捣汁,白糖水冲服,1日2次。” ⑤《补缺肘后方》:“治食诸鱼骨鲠:小嚼薤白令柔,以绳系中,持绳端,吞薤到鲠处,引之。”
食疗:①《食物中药与便方》:“治小儿疳痢(包括慢性肠炎):鲜薤白洗净,捣如泥,以米粉和蜜糖适量拌和做饼,炊熟食。” ②薤白炖猪肚(《食疗本草学》)用于脾胃虚弱,少食羸瘦,饮食不消:薤白150g,猪肚1具,薏苡仁适量,洗净混合,装入猪肚中,用绳扎紧,加水、盐、胡椒各适量,炖至猪肚软。分3~4次食之。 ③拨粥(《普济方》)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慢性痢疾、肠炎:薤白15g(鲜品60g),葱白2茎,白面粉150g(或粳米100g)。薤白洗净切碎,与白面粉冷水和匀后,调入沸水中煮熟即可。或粳米同煮为稀粥。(其辛温,不宜久食,食久可觉身热)。
医药家论述①黄宫绣《本草求真》:“薤,味辛则散,散则能使在上寒滞立消;味苦则降,降则能使在下寒滞立下;气温则散,散则能使在中寒滞立除;体滑则通,通则能使久痼寒滞立解。是以下痢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肿可敷,胸痹刺痛可愈,胎产可治,汤火及中恶卒死可救,实通气、滑窍、助阳佳品也。” ②《日华子本草》:“煮食耐寒调中……止久痢冷泻……。” ③《岭南采药录》:“和生盐捣烂敷疮;被铁针伤,留铁锈于肌肉,敷之可吸出。能发散解表,健胃,开隔。”
参考文章- 薤白的作用和功效中医中药
- 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胸闷的临床体会中医中药
相关推荐: 薤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