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百科知识
圣旨下什么意思 古代的圣旨都是
2024-08-07 13:34百科知识 人已围观
看过古代宫廷戏的人,一定对这两句话十分熟悉:“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般来说,这两句话出场,代表着故事情节的重大转折。
俗话说:“奉旨出朝,地动山摇。”皇帝颁发圣旨可是一件大事。这道自上而下的程序,不是一发一接那么简单,古代政治生活讲究仪礼性、权威性,不烦琐不足以体现一二。
圣旨拟好,皇帝钦准颁发后,马上“用宝”,即钤盖御玺,朝代不同,皇帝的玉玺数量也不同,唐代皇帝有8玺,明朝皇帝最多时有24玺,清朝皇帝有25玺,其中21块为满汉合璧。根据颁旨对象的不同,仪式也有繁简之分。一般来说,内廷里与各种仪礼相关的圣旨颁发,多是册立皇后、皇贵妃,公主下嫁,颁布遗诏等,这些较为隆重和复杂。而针对臣子的诰命、敕命等相对平实而简单。
以复杂的清册立皇后为例,圣旨颁发的步骤是:钦天监选定吉日,皇帝着礼服出宫,文武百官着朝服跟随。至午门鸣钟鼓,中和殿奏《隆平之章》,皇帝上座后,音乐停,放鞭炮,放毕乐队再奏《庆平之章》,百官伴随音乐行三跪九叩之礼。音乐停,官员宣读圣旨:“某年月日,钦奉皇太后懿旨,册立某妃某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第二天,皇帝、皇后、皇太后、文武百官会行礼一整天。在册立皇后中,朝廷实际上颁发了两道圣旨,一个是皇太后懿旨,在册立时宣读,另一道是皇帝告天下臣民的诏书。
清朝的遗诏颁发程序是:工部官员预先设黄案于乾清宫几筵前之东,内阁学士从内阁捧出诏书到乾清门用宝,接着诏书送给在乾清宫等候的嗣皇帝手中。嗣皇帝将诏书放在黄案上,行一跪三拜礼,大学士行一跪三叩礼,将遗诏捧出中门,在乾清门外授给礼部尚书。礼部尚书跪接后,由司祭司官放入名为“云盘”的雕云木盘内,由中路送至天安门外。王公百官着丧服率军民,在金水桥跪听宣读,行三跪九叩礼。遗诏由此颁行天下。
清朝皇帝即位诏的程序是:择吉日,于即位前一天,派官分别祭天、地、太庙、社稷。当天,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典。即位后,内阁大学士奉诏书,钤“皇帝之宝”印玺,礼部官员捧出至天安门城楼,行“金凤颁诏”仪式,颁行天下。
普通官员的领旨方式很简单。官员上奏给朝廷的奏折、表章若获准,则有圣旨颁发。候旨者要在卯时初,即早上五点进长安门,至午门外礼部朝房听候宣旨。辰时,仪制司主事一人捧着经皇上朱批的上奏本,同礼部侍郎一同出现,面向西宣读圣旨,读完,候旨者向午门方向行三跪九叩之礼。其中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有太监代皇帝宣旨,如果圣旨内容是指责类的,太监常随意发挥,说些正文以外的东西,据说晚清大臣张百熙,因为没到部里办公,太监宣旨指责,读完后还跺着脚大骂:“混账王八蛋,滚下去。”张百熙跪接圣旨,因感觉受到奇耻大辱,不久便忧郁而死。
还有一种驿站传旨,凡是全国臣民都应知道的国家政令、重大事件,如宣战、议和、巡幸、谒陵、大赦、高级文武官员的任命降革等,皆可由内阁通过驿站,诏告天下。
圣旨 圣旨下什么意思 古代的圣旨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