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木半夏
2023-02-25 21:32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药材名称:木半夏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异名:四月子、野樱桃(《纲目》)。
基源: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木半夏的果实。胡颓子属全世界约80种,中国约55种。
原植物:木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Elaeagnus longipes Gray:E.multiflora Thunb.f.angu-stata Rehd.),又名判渣(《浙江药用植物志》),羊奶子(《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奶子(四川),麦粒团、小米饭树(安徽)牛脱(福建)
历史:木半夏始载于《纲目》:“其木半夏,树,叶、花、实及星斑气味,并与卢都同,但枝强硬,叶微团而有尖,其实圆如樱桃,而不长异耳。立夏后始熟,故吴楚人呼为四月子,亦曰野樱桃。”以上所述,似本种。
形态:落叶直立灌木,高2~3m;通常无刺,稀老枝有刺。幼枝纤细,密被锈色或褐色鳞片,稀具淡黄褐色鳞片;老枝粗壮,圆柱形,鳞片脱落,黑褐色或黑色。单叶互生;叶柄长4~6mm,锈色;叶片膜质或纸质,椭圆形、卵形或卵状阔椭圆形,长2.5~7cm,宽1.2~4cm,基部钝形,全缘,顶端钝尖或骤渐尖,上面幼时具白色鳞片或鳞毛,后脱落,下面银白色并散生褐色鳞片,花常单生于新枝基部叶腋;花梗纤细,长4~8mm;花白色,被银白色鳞片并散生少数褐色鳞片;萼筒圆筒形,长5~6.5mm。在裂片部分扩展,裂片宽卵形,长4~5mm,顶端圆形或钝,内面有少数白色星状短毛,萼管卵形,深褐色,长约1mm,无花瓣;雄蕊4,着生于萼筒喉部稍下,花丝极短,花柱直立。果实椭圆形,长12~14mm,密被锈色鳞片,熟时红色,果梗于花后伸长。花期5月,果期6~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70页.图3669)
生境与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日本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含蕃茄烃(Lycopene)、多量糖和类胡萝卜素、少量叶黄素酯(Xanthophyllate)[1,2]。
参考文献[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61 。
[2]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06。
性味:酸、涩,平。 ①苏医《中草药手册》:“淡、涩,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涩,平。”
功效:收敛,止喘行气活血,止痢。
主治:哮喘,跌打损伤,痢疾,痔疮。 ①《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收敛。治肿毒。”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治血行气。治跌打损伤,哮喘,痢疾,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中草药手册》:“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木半夏果9~24g,煎服。”
相关推荐: 木半夏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