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印度美学

2023-02-23 13:32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在印度产生和演化的以“情”、“味”、“韵”、“似”为基本范畴的艺术观点和美学理论的总称。

历史发展

在最古的吠陀文献中只有零星的关于美和艺术的论述。公元前 6世纪左右,佛教、耆那教以及其他各派哲学有很大发展,但美学思想没有系统化。这以后,对语言、诗律、祭仪、乐舞开始有所研究,史诗也开始创作并流传。公元前3世纪印度形成统一帝国,同古希腊的文化有了交流,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和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公元前后一段时期中,出现了各种“经”和“论”,《舞论》是其中第一部系统的艺术理论著作。

《舞论》以“舞”为名,实际是戏曲学。它以“舞”为戏的核心和总名,包括情节、语言、诗律、乐歌、舞姿、舞台、演出等各方面,是综合性艺术。此书不仅是实践用的手册,而且有艺术理论,提出了以后印度美学传统中最基本的范畴“情”和“味”。它以“味”为中心,“情”为基础,认为戏曲表演要将统一情调的“味”传达给观众。同时它主张戏剧应模仿世间一切,应对不同的人起不同的作用。

由于文学的发展,诗的理论也系统化了。所谓诗,实际是指文学。现存的最早的诗论著作,除年代不明的《火神往世书》中的一部分外,应推大约7世纪的《诗庄严》和《诗镜》。这类书统称为“庄严”,即“修饰”,着重于修辞和文体、风格,也有理论。《诗镜》认为诗是词和义的结合,即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书中还分析了诗的“德”和“病”。到8~9世纪时,出现了《韵光》,提出诗以有“暗示义”为高的“韵”的理论。这以后虽然有许多派文学理论,但是“味”和“韵”的解说一直是重要问题。

关于绘画的传统理论是流行到现代的绘画“六支”。这是四句歌诀,记载在《欲经》的13世纪注中,歌诀中讲到画的六个要素:“形别与诸量,情与美相应,似与笔墨分,是谓艺六支。”对于“六支”的解释历来有种种说法,其中的“情”和《舞论》中的“情”是同一个词。“美”是一个术语,不是一般的词。“似”的涵义后来有发展,现代更有新说,认为不仅指形似。此外,有些造神象的文献要求,心中先有完整的形象然后再动手,也反映了审美的特点。

印度音乐的理论和实践着重“调”;舞蹈和雕塑着重“姿”。这些传统美学范畴各有特定的涵义和细致的分类,各时期、各派别的解说互有不同。

从历史发展看来,直到10世纪左右,印度的美学思想一般都是注重实际技巧,理论不脱离现实。大约11世纪新护(阿毗那婆笈多)的《韵光注》和《舞论注》才结合神秘主义哲学,提出了艺术最高境界应是“喜”(阿难陀,欢喜)并以“喜”解说“味”的理论。

基本范畴

《舞论》所谓“情”,兼指外在的情境和内在的情调。“情”是凭借表演以感染对方的内容。但表演中要有统一情调,这就是“味”。“味”分为八种:艳情、滑稽、悲悯、暴戾、英勇、恐怖、厌恶、奇异。“味”各有多种的“情”配合。“情”又分为“固定的情”和“不定的情”。“味”一直是传统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各派解说不同。

《韵光》的 “韵” 是指暗示的言外之意。诗有了“暗示义”才算是上品。对于“韵”的解说也是一个重要美学问题。

“喜”本是哲学术语,在美学中指从艺术作品中得到的主客观合一的精神境界。这一术语与从着重创作转移到着重欣赏,从作品转到人,从实践分析转向精神享受有关,与哲学发展有联系。8~9世纪由商羯罗发展的“不二论”要求主客观统一,是这一术语产生的哲学根据。

特点

印度传统艺术在公元前曾受古希腊影响,10世纪以后又有阿拉伯、波斯影响,但是无论在创作主流或基本理论方面都保持了自己的传统。19世纪末以来,西方艺术及美学的影响强烈,但印度人的艺术观点和美学理论仍然坚持“情”、“味”、“韵”、“似”等基本范畴。

印度哲学思想早期是乐观的,肯定现世的。自从佛教、耆那教各派在公元前 6世纪兴起以后,表面上增加了厌世成分,实际上各教派都是入世和出世并重的。伊斯兰教传入后,苏非派神秘主义诗歌也不是完全超脱尘世的。印度美学思想从《舞论》起首先是肯定现实世界,然后加以艺术化,以非现实的想象与现实结合,在复杂的规定中显示统一情调,在程式中求变化。后来“吠檀多”“不二论”关于矛盾统一的唯心主义哲学占了统治地位,分歧中的统一同样成为美学思想的主线,一直延续到现代。禁欲和纵欲交错,灵与肉合一,这是突出的特点。从蜚声世界的大神湿婆(大自在天)的四臂舞象可以看出“似”与不“似”的合一。这位大神是雪山苦行者,他和妻子又被认为是刚与柔两种舞蹈的创造者。在神话中,他是无情的,又是多情的,是“力”的来源和化身,象征他的石像遍于全印度。他体现了印度美学思想的特点。20世纪印度哲学家关于美学的理论,尽管有西方影响,但没有脱离传统的特点。


相关推荐: 印度美学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