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狼毒
2023-02-25 21:33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药材名称:狼毒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异名:狼毒(《东北药用植物志》),猫眼根、山红萝卜根(《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狼毒疙瘩(黑龙江),猫眼草(辽宁)。白狼毒(《中药志》)。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狼毒大戟、月腺大戟及瑞香科狼毒属瑞香狼毒的根。
原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和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有白色乳汁。根肥大肉质,长圆锥形,径2~7cm,分枝或不分枝,外皮红褐色或褐色,断面淡黄色。茎粗壮,单一,直立,近基部的叶无柄,呈鳞片状,淡褐色;茎中部叶轮生或互生,无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1~3cm,全缘;叶状苞片5,轮生,长卵形,基部圆形。总状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通常5伞梗呈伞状,每伞梗又生出3小伞梗或再抽出第三回小伞梗;杯状花序宽钟形,总苞顶端裂片卵状三角形,内面近无毛,外面有柔毛,边缘有睫毛,腺体肾形,两端钝圆;子房3室;花柱3。蒴果宽卵形,有沟,密生短柔毛或变无毛,成熟时3瓣裂。种子椭圆状卵形,淡褐色,长约4mm。花期5~6月,果期6~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23页.图2976)
生境与分布:生于干草原、干旱丘陵地或多石砾干山坡及向阳坡稀疏的松林下草丛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及河北。原苏联西伯利亚有分布。
月腺大戟与狼毒大戟的主要区别为根肥大成纺缍形,姜黄色。每伞梗分枝处有三角卵形或广卵形苞片2。蒴果三角状扁球形,无毛。花期4~6月,果期5~7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13页.图9)生于山坡草地或林下。分布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陕西、四川。
瑞香狼毒详见“瑞香狼毒”条。
生药采集:春、秋季采挖根,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瑞香狼毒产于内蒙古、山西、河南、青海、甘肃、陕西、四川等地。狼毒大戟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月腺大戟主产于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湖北等地也产。以安徽产量为大,河南质量最好。
鉴别
性状:①瑞香狼毒根圆锥形至长圆柱形,稍扭曲,长7~30cm,直径2~7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及横生的细长皮孔。栓皮剥落后露出柔软的纤维。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外圈皮部白色,纤维状,木部黄白色。气微,味微甘、微苦而辣。 ②月腺大戟根粗大,多为横切、斜切或纵切片,直径1.5~6cm,厚0.5~1cm;栓皮灰褐色,呈重迭的薄片状,易剥落而显棕黄色。切面黄白色,有异型维管束,形成黄褐色或黄色大理石样纹理或环纹,黄褐色或黄色部分常为凝聚的分泌物。质轻,折断面有粉性。气微,味甘。 ③狼毒大戟根栓皮灰棕色,易剥落而显棕黄色或棕红色,切面黄白色,可见异型维管束形成较明显的同心环纹。
显微 ①月腺大戟根粉末:淡黄白色。 1)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65μm,长至65μm,脐点星状、人字状、圆点状或三叉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8分粒组成;半复粒易见。2)厚壁细胞长方形、类方形、卵形或长条形,壁厚至9μm。3)网状具缘纹孔、具缘纹孔或网纹导管直径18~90μm。4)无节乳汁管中有时可见黄色分泌物。5)木栓细胞淡黄色,多角形或延长,微木化。(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15页.图11) ②狼毒大戟根淀粉粒直径至31μm,长至37μm,复粒由2~7分粒组成,半复粒少见;导管直径至116μm。
理化:取样品粉末1g,加乙醇5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点于硅胶G板上,以大戟醇为对照,第1次以苯-乙醇(4∶1)展开5cm,第2次以正庚烷-苯(1·1)展开10cm,喷醋酐-硫酸(1∶1)溶液,加热显色,大戟醇为紫色斑点。(图见同上.16页.图12)
加工炮制:醋狼毒 取狼毒片加入米醋,拌匀后,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狼毒片,用米醋30k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醋狼毒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非洲产狼毒大戟有毒成分为12-异丁酰基-13-乙酰基-20当归酰基巴豆醇(12-Isobutyryl-13-acetyl-20-angeloylphorbol)、O-乙酰基-N-(N′-苯酰-L-苯丙氨酰)-L-苯丙氨醇等[1]。根含狼毒大戟甲素、乙素(Fischeriana A、B)、羽扇豆醇、3-乙酰基羽扇豆醇、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及南大戟内酯(Jolkinolide)A、B,17-Hydroxyjolkinolide B等[2~4]。
参考文献[1] 中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250。
[2] 中药通报 1987;12(8):484,1988;13(5):291。
[3] 中草药 1989;20(7):290,1991;22(11):494。
[4]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14。
瑞香狼毒根分别用水煮醇沉法(水提物)和乙醇热提法(醇提物)获得的提取物,在C57BL小鼠接种Lewis肺癌后24h给药,每天1次,连续7~8d,停药后次日处死动物,结果水提物7.0g/kg和10.5g/kg,ip给药,抑瘤率分别为41.2%和40.8%,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醇提物48.4mg/kg和80.7mg/kg ip给药的抑瘤率分别为46.1%和70.2%,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口服给药,水提物15g/kg(2d)和22.5g/kg(5d),醇提物160mg/kg(2d)和240mg/kg(5d),抑瘤率均为54.6%,P<0.01。表明根提取物有极显著的抑瘤作用。
参考文献中药通报 1988;13(4):53。
药性性味:苦、辛,平。有毒。 ①《本经》:“辛,平。” ②《别录》:“有大毒。” ③《药性论》:“苦、辛。有毒。” ④《本经逢原》:“苦、辛,寒。大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兼少阴经气分。”
功效:逐水祛痰,破积杀虫。
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皮肤、骨、副睾等结核,疥癣,痔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破积聚,饮食,寒热,水气,恶疮,鼠瘘疽蚀,蛊毒。” ②《别录》:“疗胁下积癖。” ③《药性论》:“治痰饮,癥瘕。” ④《滇南本草》:“治胃中年深日久饮食结住,积久稠痰,状粘如胶,攻虫积,利水道,下气,消水肿,吐痰涎。” ⑤《本草通玄》:“主咳逆,治虫疸,瘰疬结核,驱心痛。” ⑥《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下气杀虫,治痰饮停留,骨膜发炎,结核顽疮,酒齇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9~2.4g;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涤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大豆为之使。恶麦句姜。” ②《药对》:“畏占斯、密陀僧。” ③《本草汇言》:“脾元不足,真气日乏者,不可妄施。” ④《得配本草》:“畏醋。” ⑤《高原中草药手册》:“孕妇忌用,慢性胃肠溃疡慎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狼毒丸(《圣惠方》)治积聚,心腹胀如鼓者:狼毒120g(锉碎,醋拌炒干),附子90g(炮裂,去皮脐),防葵90g。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5丸,以利为度。 ②狼毒丸(《博济方》)治妇人血气攻疰,腰脚及背膊痛,四肢烦倦麻痹;及丈夫风攻身疼,筋脉拘急,腰脚无力:天南星、狼毒、海桐皮、黑附子各等份。4药各用童便浸1宿,控干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猪胆汁十余滴炒,葱1根,酒服20丸。 ③狼毒丸(《外台秘要》)治心腹相连常胀痛:狼毒60g,附子30g。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日服1丸,2日2丸,3日后服3丸,再1丸,至6日,服3丸,自1至3以常服。 ④狼毒丸(《济生方》)治七疝久而不愈,发作有时,脐腹坚硬疼痛:炒狼毒30g,芫花、川乌各30g,干漆、鳖甲、炮姜、三棱、没药各15g,全蝎6枚。研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空心,姜汤或温酒下。 ⑤狼毒膏(《医宗金鉴》)治肾囊风,阴囊极痒:狼毒、川椒、硫黄、槟榔、文蛤、蛇床子、大枫子、枯矾各9g。为细末,用香油350ml煎滚,下猪胆汁1枚,调前药擦患处。 ⑥《补缺肘后方》:“治卒心腹癥坚,两胁下有气结者:狼毒60g,旋覆花30g,附子60g(炮)。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服2丸,稍加至3丸。” ⑦《补缺肘后方》:“治阴疝,阴丸卒缩入腹,急痛欲死:狼毒120g,防风60g,附子90g(烧)。蜜丸如桐子大,服3丸,日夜三度。” ⑧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睾丸结核:狼毒、核桃、白矾各等量。烧存性,共研细末。每日1次,每次4g,开水送服。” ⑨《中医验方汇选·外科》:“治干湿疥疮、周身瘙痒:狼毒(鲜)30g,水银(生)9g,桃仁(生)9g,胡桃肉(生)7个。将狼毒、桃仁、胡桃肉共研粗末,再入水银研至不见水银星为度。分成7包使用。每晚临睡前,用药末1包,在褥单上撒匀,患者裸体入卧,在被窝内两手摸药,浑身拂搓,务使药末周遍患处。但须注意将生殖器用布包好,勿令沾上药。用药时在火炕上睡为佳,因火炕反热,能助发药力,容易收效。一晚用1包药末,七晚用完,疥毒发出完全告愈。七天内不许洗手脸,亦不许扫被褥,并禁忌辛辣发物。” ⑩《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治风湿关节疼痛:狼毒30g,生南星30g,生半夏30g,生草乌30g,甘遂9g。共研为细末,炒热蜜调敷患处。” ⑾狼毒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妇产科分卷》)治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狼毒、苦参、蛇床子、地肤子、二花、黄柏各30g。加水煎成1500~3000ml,弃渣后加冰片、枯矾各3g,水温后外洗。每日2次,每次30~40分钟,7天为1疗程。
单方应用:①《滇南本草》:“治水肿:绵大戟细末,每服1.5g,滚水服。忌盐100日,乃泻去黄水,其肿自消,如泻不止,冷粥补之。” ②《滇南本草》:“治一切食积、痰积、虫积、气积、痞块疼痛,胸膈肚腹膨胀,饮食不消,面皮黄瘦,单腹胀:绵大戟为末,米糊为丸。如马豆子大,每服7丸,滚水送下,以利为度。” ③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淋巴结结核:1)未溃或已溃者:狼毒切片,用水煮烂,除渣取药液,加热浓缩成膏,洗净伤口,外敷。2)已溃者拔脓毒:狼毒500g,蛇蜕2.4g,花椒30g,松香15g。将狼毒煎制成膏,其他药研成细末,撒入并搅拌均匀。外敷。3)愈合淋巴结结核伤口:狼毒30g,蒲公英根30g。煎成膏外敷。” ④《张三丰仙传方》:“治疠风癞疮:狼毒,童便浸炒,研末。每早晚各服1.5g,温酒下。” ⑤《圣惠方》:“治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狼毒,醋磨涂之。” ⑥《永类钤方》:“治久年干疥干癣及一切癞疮:狼毒(微炒研细末),轻粉减半。和匀,干疥鲜癞疮,搔破搽之;湿者干掺,数次效。” ⑦《集效方》:“治脏腑内一切虫病:川狼毒杵末,每服1.6g,用饧一皂子大,沙糖少许,以水同化,临卧空腹服之,来日早取下虫效。” ⑧《云南中草药》:“治外伤出血:绵大戟研末撒于伤口。”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将白狼毒熬膏,每日或隔日外搽1次。” ⑩《全国中草药汇编》:“灭鼠:白狼毒适量研粉,用玉米或面粉调匀,诱鼠来食,可以毒死老鼠。” ⑾《黑龙江民间草药》:“治子宫颈糜烂:狼毒9g,加水煎成500ml,进行阴道冲洗(温度37~40℃)。” ⑿《中国民间小单方》:“治外阴不洁、虫蚀感染或湿热蕴结、流注于下,见阴部内、外奇痒难忍,带下色黄:狼毒9g,苦参3g。煎后冲洗患处。” ⒀《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内科分册》:“治浸润性肺结核:狼毒放入锅内加水浸没之,再将大枣洗净放入笼屉内,水烧开蒸枣2.5小时(狼毒与大枣比例为3:4),蒸后出屉,晾干后分包(Ⅰ号每包0.75kg,Ⅱ号每包1.21kg,Ⅲ号每包1.68kg)。第1周Ⅰ号包,分7天服,每天合大枣30枚,分3次服。第2周Ⅱ号包,分7天服,每天合大枣45枚,分3次服。第3周以后每周用Ⅲ号包1包,分7天服,每日合大枣60枚,分3次服。有胃纳不良者,减少到5~10枚。禁与葱、蒜、烟、酒等同服。” ⒁《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外科分卷》:“治寻常狼疮、颜面粟粒性狼疮:10%狼毒注射液(含狼毒10g的煎煮液加苯甲醇1ml,再加注射用水至100ml)。每日肌注1次,每次4ml。用药1周见效,3个月为1疗程。局封时可行皮损基底部环形封闭,每次2~8ml,隔日1次。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选用局封配合合谷、迎香等穴位封闭,每穴注射0.5~1ml;并外涂狼毒液(内含狼毒液100ml,炉甘石10g,冰片0.5g,甘油10ml),每日1~2次,局部涂擦。” ⒂黑龙江·新医药经验交流 1971 17:“治疗皮肤病:取月腺大戟洗净,剥去老皮,切碎,加水煎煮,直至用手一捻即成粉末为止。然后用纱布过滤,药液继续煎煮浓缩至一定粘度,冷后涂布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或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18g,头5天临睡前内服1片,第6~10天早晚各1片,以后增至早、中、晚各1片,1疗程为20~30天。个别延长至35天,总剂量7~12g。” ⒃烟台医药 1971;(3):“治疗肿瘤:取狼毒3g放入200ml水中煮后捞出,再打入鸡蛋2只,煮熟后吃蛋喝汤。” ⒄辽宁医药1971;(4):“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狼毒大戟制成煎剂或丸剂,每次剂量相当于干品0.5g,每日3次,饭后服。” ⒅浙江中医杂志 1984;(3):“治疗牛皮癣:狼毒、大枣各适量。将狼毒浸泡于清水中12小时,过滤。取等量大枣装入纱布袋,置于狼毒浸液中,12小时后取枣蒸熟(至口尝不麻为度)。初服每日3次,每次7枚,逐日增加1枚,可增至每次20~30枚。”
医药家论述张璐 《本经逢原》:“狼毒大毒,非恒用之品。《本经》主咳逆上气,惟质实气壮暴咳者宜之。”
参考文章- 大狼毒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
- 治疗牛皮癣狼毒有效吗皮肤科与传染
- 狼毒的品种分类观赏园艺
- 狼毒的介绍观赏园艺
- 狼毒的栽培技术观赏园艺
- 狼毒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
- 红斑狼毒疮的发病因素有几点皮肤科与传染
- 红斑狼毒疮皮肤科与传染
- 红斑狼毒疮是什么皮肤科与传染
相关推荐: 狼毒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