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秦汉哲学
2023-02-23 13:14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拼音]:Qin-Han zhexue
[外文]:philosophy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中国统一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和发展时期的哲学。这一时期,先秦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结束,以儒家哲学为中心的新的封建统治思想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产生的历史背景公元前 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为了巩固新的封建政权,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措施,“使黔首自实田”以定赋,废封国,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沉重的赋税徭役剥削和残酷的严刑峻法统治,迅速地激化了封建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的矛盾,秦王朝仅存15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汉朝统治者接受了秦覆灭的教训,采取了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逐渐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封建经济文化出现了高度繁荣局面。但它的背后却隐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两汉时期,土地兼并不断发展,官僚贵族巧取豪夺,加剧了农民和地主、封建地主阶级内部寒门庶族与豪强地主之间的矛盾。农民革命的爆发,各种社会矛盾的加剧,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也影响着哲学思想的发展。
秦汉哲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先秦诸子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多次出现过儒法或儒道对立与斗争的局面。但是,从统治阶级方面来说,不论是“崇尚黄老”还是“独尊儒术”,实际上总是兼采名、法、阴阳等各家学说,采取了所谓“以霸王道杂之”的基本原则。在儒学内部,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论对两汉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天文学中形成的盖天、浑天、宣夜三家关于天体结构的理论,《黄帝内经》等医学名著对生命成因、疾病起源、形神关系所作的比较合理的解释,直接推动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东汉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道教的出现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发展概况秦汉时期的各种哲学思潮相互激荡,具有过渡的性质。秦汉统治者对各种思想、学说的选择也经历了一个逐渐过渡和稳定的过程。秦王朝的统治者秦始皇、李斯独尊法家,禁废私学,他们过分夸大君主意志和权势的作用,片面强调法制。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崇尚黄老的无为思想。其思想代表有盖公、司马谈等人。黄老之学的经典是《黄帝书》和《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经法》等 4篇古佚书,据考证即是当时流行的《黄帝书》的重要部分。它以道家思想为中心,融入“名法之要”,兼采儒、墨、阴阳思想,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并包含着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西汉中期出现的《淮南子》一书大体上继承了这条思想路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为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建立了以天人感应思想为核心的神学哲学体系,成为汉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他的学说也容纳刑名法术,并与阴阳家言相结合,以后逐渐发展为谶纬之学。东汉时期由皇帝钦定的《白虎通义》一书进一步发展了董仲舒的宗教神学思想。两汉时期,和天人感应目的论对立的有以扬雄、桓谭、王充等人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思潮,把“天”还原为“自然之天”,把“人”规定为“倮虫之长”,把世界的统一性归于物质性的“气”。东汉的王充,高举“疾虚妄”的旗帜,对天人感应目的论和谶纬迷信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他所建立的天道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体系,是这个时期哲学思想的最高成果。
秦汉时期是封建统治阶级营造新的统治思想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哲学具有兼综诸家的特点,它对于宇宙构成、形神关系、古今变迁、人性善恶等问题的探讨比先秦更加深入。董仲舒建立的“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神学哲学理论,为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由王充确立的天道自然的唯物主义哲学,对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秦汉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关推荐: 秦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