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艾叶

2023-02-25 21:36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概况

异名:艾(《诗经》),医草(《别录》),炙草(《埤雅》),黄草(《纲目》),家艾(《医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

基源:为菊科蒿属植物艾蒿的干燥叶。

原植物:艾蒿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又名阿及艾(《江苏南部种植物手册》),黑淫崴(瑶族名),荽哈·恰尔古斯-苏伊加(蒙古族名)。

历史:艾叶为较常用中药。《别录》列于中品:谓“艾叶,生田野,三月采,暴干”。从历代本草描述和附图,对照商品药材,原植物主要是艾蒿,《中国药典》1963年、1977年、1985年三版均收载为艾蒿。民间艾蒿代用品,据查有同属植物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北艾Artemisia vulgaris L.、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 Willd.等20余种。另据报道野生艾蒿与栽培品种蕲艾A.argyii Lévl.et Vant.cv.qiai挥发油除都含乙酸乙酯等外,还含侧柏酮,而野生艾蒿含蒿酮。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密被茸毛。茎直立,中部以上分枝。叶互生,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卵状椭圆形,长6~9cm,宽4~8cm,羽状深裂或浅裂,侧裂片约2对,常楔形,中裂片又常3裂,裂片边缘有齿,表面被蛛丝状毛和白色密或疏的腺点,背面密被白色或灰色茸毛,上部叶渐小,3裂或不裂,无柄。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复总状花序;总苞卵形,总苞片4~5层,边缘膜质,背面被棉毛;花序全为管状花,外层雌性,内层两性,花冠带红色。瘦果长约1mm。花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41页.图6495)

生境与分布:生于低中海拔的荒地、草坡田野、路旁、林缘等,也见于林中空地、草原及森林草原。除新疆、西藏和台湾外,中国都有分布。蒙古、朝鲜、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日本有栽培。

生药

栽培:对气候、土壤适应性较强,常利用边角隙地栽培。用分株繁殖,在3~4月选择由根茎生长的高13~18cm的幼苗,趁雨后栽种,每穴栽苗2~3株,并施清粪水1次,促使易活易长,在栽种当年在5~7月和11月收获后中耕除草3次,以后每年在春季萌发、6月每1次收获后,11月第2次收获后各除草一次,并在中耕除草后追施人畜粪水。栽种3~4年后。根茎衰老,要翻栽更新。

采集:春末夏初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药材主产于山东、安徽、湖北、河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产。

鉴别

性状: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不全,有短柄;叶上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稀疏的短绵毛,密布白色腺点,下面密生灰白的绒毛,完整的叶片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不规则粗锯齿。质柔软。气清香,味苦。以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叶厚、质柔软而韧、香气浓郁者为佳。

显微 粉末:黄绿色,气清香,味苦。 ①T形毛常缠结。顶端细胞横生,大多极细长而扭曲,中部直径4~16μm,壁厚15~7μm,胞腔线形或不明显;基部细胞,直径4~17μm。 ②腺毛淡黄色,4或6细胞,顶面观呈长圆形,细胞成对并生似鞋底样,直径9~23μm,长20~45μm;侧面观成对叠生,2或3层,角质层与细胞间距甚大。 ③表皮表面观细胞呈不规则形,上表皮细胞壁稍弯曲;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气孔、毛茸较多。气孔突出于表皮,长圆形,直径14~27μm,长16~29μm,副卫细胞3~6个。 ④草酸钙簇晶散布于叶肉细胞中,直径4~14μm。另可见草酸钙方晶及导管。(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148)

理化:取样品粉末适量,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用乙醚提取,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回收乙醚得挥发油,取挥发油0.1ml,溶于乙醚1ml中,点于硅胶G-0.6%CMC板上,以桉油精为对照。以氯仿为展开剂,展距14.5cm,用1%香草醛硫酸溶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24)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艾叶、醋艾叶、醋艾叶炭和艾叶炭。 ①艾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②醋艾叶 取净艾叶,加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艾叶100kg,用米醋15kg。 ③醋艾叶炭 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醋,炒干,取出凉透。每艾叶100kg,用米醋15kg。 ④艾叶炭 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炒干,取出凉透。此外,尚有酒制,蜜制,制绒,盐、醋、姜、酒制等炮制方法。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叶含黄酮化合物: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Eupatilin)、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等[1],还含挥发油及脂溶性成分:水芹烯、毕澄茄烯(Cadinene)、侧柏醇(Thujyl alcohol)、莰烯、石竹烯、α-雪松烯、反式-香苇醇、乙酸龙脑酯、榄香醇、异龙脑、α-萜品烯醇、香芹酮、1,8桉油素、蒿醇(Artemisia alcohol)、芳樟醇、樟脑等[2~5]

附 全草含α-香树脂醇乙酯、β-香树脂醇乙酢、羊齿酮醇(Ferninone)、24亚甲基环阿尔廷酮(24-Methylene cycloartanone)、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羽扇豆烯酮、乙酸羽扇豆烯醇酯、粘霉酮(Glutinone)、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及顺式-苯基衣康醛酸等[6]。另含银菊苦素B(Chrysartermin B)和异日登内酯(Isoridentin)[7]

参考文献

[1] CA 1985;103:52116c。
[2] 中药通报 1985;10(1):31。
[3] 医药工业 1977;(10):8。
[4] 中草药 1982;13(6):1。
[5]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82。
[6]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559。
[7] CA 1984;100.206503n。

药理

①平喘 艾叶油可松弛气管平滑肌,并能对抗乙酰胆碱、组胺和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加入心得安或预先利血平化不能阻断其作用。因而认为艾叶油系直接作用于气管平滑肌。艾叶油po、注射或喷雾吸入均有效05mg/ml艾叶油的作用强度与异丙肾上腺素0.125mg/ml相当[1]。从艾叶中提得的蒿醇、反式-香苇醇、石竹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平喘作用[2,3]。 ②镇咳、祛痰 豚鼠、小鼠实验表明,艾叶油能抑制化学物质引起的咳嗽。猫颈动-静脉交叉循环试验证明,其镇咳作用部位在中枢,可被可拉明所抵消[1]。酚红法表明,小鼠ig或ip艾叶油有祛痰作用,喷雾给药时作用反不明显[1]。 ③抗过敏 艾叶油ig,对蛋清所致的豚鼠过敏性体克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吸入给药无效,其机理可能是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或直接对抗过敏介质引起的反应[1]。 ④镇静 艾叶油ip可使家兔活动减少[1]。给小鼠tg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1,4]。对戊四氮、士的宁所致惊厥无保护作用。 ⑤对心脏作用 艾叶油对离体蟾蜍心脏和免心脏收缩均有抑制作用,对心率影响不大,但可引起房室传导阴滞,浓度加大可引起心脏停搏[1]。 ⑥利胆 艾叶油混悬液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可使正常大鼠和小鼠胆汁流量增加,在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艾叶油的利胆作用减弱,维持时间缩短[5]。 ⑦抗菌 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水浸剂和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仅有轻度抑制作用[6-8],艾叶烟熏对细菌和真菌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某些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被抑制[9]。 ⑧其它 艾叶煎剂对兔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4]。艾叶油ig可增强小鼠炎症渗出细胞的吞噬能力。

毒性:小鼠ip艾叶煎剂的LD50为23g/kg;艾叶油ig为2.47ml/kg,ig为1.12nnl/kg[1]。兔每日ig艾叶油0.45ml,连续30d,体重、血液成分,心肝肾功能和重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参考文献

[1] 医药工业 1977;(11):5。
[2] 医药工业 1977;(10):8。
[3] 中草药 1982:13(6):1。
[4] 云南医学杂志 1961;3(2):64。
[5]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8;(3):52。
[6] 中华医学杂志 1955;(6):536。
[7] Chin Med J 1949:67(12):648。
[8]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4):286。
[9] 中华外科杂志 1965;(9);787。

药性

性味:苦、辛,温。 有小毒。 ①《别录》:“味苦,微温。” ②《唐本草》:“生寒,熟热。” ③《纲目》:“苦而辛。生温,熟热。”

归经:入脾、肝、肾经。 ①《纲目》:“入足太阴、厥阴、少阴经。” ②《本草新编》:“入心、肾、肺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效:温经散寒,止血安胎。

主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湿,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⒀《中草药学》:“虚寒所致的崩漏,胎动不安,痛经,吐血,鼻血,产后腹痛,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风反应期病人,其他过敏性疾病,湿疹,荨麻疹,水田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或捣汁。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使用注意:阴虚血热者慎用。 ①《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 ②《本草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 ③《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鲜地黄、鲜荷叶,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 ②配生姜,治男女粪后下血,水泻。 ③配干姜,治受寒脘腹冷痛。 ④配香附,治经行腹痛,月经不调。 ⑤配荆芥炭,治血崩。 ⑥配阿胶,治崩漏,妊娠下血。 ⑦配葱白、灶心土,治胎动不安。 ⑧配桃仁、红花,治产后恶露阻滞,小腹绞痛。 ⑨配山楂炭,治产后恶露淋漓不止,腹痛阵作。 ⑩配辣蓼、车前草,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 ⑾配陈石榴皮、红高粱,治急性胃肠炎。 ⑿配白茯神、乌梅,治盗汗不止。

方选和验方: ①艾叶丸(《太平圣惠方》)治妇人肚腹胀满,脐下绞痛,大便下血不止:艾叶、当归、炮附子、炮姜各30g,鳖甲、卷柏各45g,白龙骨60g,赤芍药1g。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粥汤下。(按:适用于阳虚出血证) ②艾叶汤(《备急千金要方》)治妊娠2月伤于风寒,乍寒乍热,心满,脐下悬急,腰背强痛,卒有所下:艾叶、当归、丹参、麻黄各6g,人参9g,甘草3g,生姜18g,大枣12枚。水煎去渣,入阿胶9g烊化,分3服。 ③艾叶散(《太平圣惠方》)治久血痢,小腹急痛不可忍:艾叶、黄芩、赤芍药各30g,当归45g,地榆15g。研为散,每服9g,水煎服。 ④《本草汇言》:“治妇人白带淋沥:艾叶(杵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1周时)180g,白术、苍术各90g(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60g,砂仁30g。共为末,每早服9g,白汤调下。” ⑤艾煎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崩伤淋沥,小肠满痛:人参、川芎、菖蒲各30g,艾叶(糯米饮调作饼焙干)120g,食茱萸、当归各22g,熟地黄、白芍药各45g。研末,酒服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温酒或开水下,常服补荣卫,固经脉。 ⑥《养生必用方》:“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15g,干姜30g。先煮艾、姜,入胶烊化,分3服,空腹服,1日尽。” ⑦艾附暖宫丸(《仁斋直指方论》)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萎黄,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面色无泽,肚腹时痛,婚久不孕:香附(醋制)180g,艾叶、当归(酒洗)各90g,黄芪、吴茱萸、川芎、白芍药(酒炒)各60g,地黄(酒蒸)30g,官桂15g,续断45g。为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食远淡醋汤送下。 ⑧胶艾汤(《金匮要略》)治妇人冲任虚损,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或半产后下血不止,或妊娠下血(胎漏),胎动不安,腹中疼痛:川芎6g,阿胶、艾叶、当归各9g,芍药、干地黄各12g,甘草6g。水煎去渣,或加酒适量;入阿胶化,温服。 ⑨胶艾四物汤加减方(《中药大全》)治胎动不安,有下腹痛和阴道流血(先兆流产):阿胶12g(溶化),艾叶6g,当归9g,白芍4.5g,熟地12g,桑寄生18g,川断9g,菟丝子12g,白术12g,黄芪12g。水煎服。 ⑩艾叶油糖衣片(《中草药学》)治支气管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为主药;另取淀粉及轻质碳酸镁等量制成空白颗粒,喷入艾叶油使每片含艾叶油25mg,混匀密封4~6小时,加辅料压片,包糖衣。每日3次,预防用每次4~6片,治疗用每次6~8片。 ⑾《千金方》:“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60ml。” ⑿《千金方》:“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30g,水1000ml,煮400ml服。” ⒀《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妇女产后血晕神昏,不省人事:炒艾叶6g,泽兰叶9g,红糖30g。开水煎浓汁,1次服下。” ⒁《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妇人阴疳:艾叶120g,椿树根、楝树根、紫苏叶各15g。煎汤熏洗,早、晚各1次。” ⒂《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大便下血:蜜炒椿根皮75g,蕲艾(炒)、炒黄芩各6g。共研细末,每服9g,1日1次,黄酒送下,无论虚实均可奏效。服药期间,忌食油腻、生冷、椒、酒、辣物。” ⒃内蒙古《中草药中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30g,蒲黄、蒲公英各15g。每日1剂,煎服2次。” ⒄《纲目》:“治盗汗不止:熟艾6g,白茯神9g,乌梅3个。水200ml,煎8分,临卧温服。” ⒅《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水泻:鲜生姜9g,艾叶7片。水煎成100ml,温服。” ⒆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辣蓼各6g,车前子48g。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各1次。”

单方应用:①《补缺肘后方》:“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15kg,以水1800ml煮取600ml,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 ②《卫生易简方》:“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6g。” ③《太平圣惠方》:“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 ④《肘后方》:“治妊娠卒胎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20g,以酒800ml,煮取400ml,分为2服。” ⑤《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子悬,孕妇胎气逆:艾叶1团,煮汁频服。” ⑥《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痛经:炒艾叶9g,加红糖,用开水煎煮数沸后,温服;又方:艾叶4.5g,黄酒煎服。” ⑦《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闭经:艾叶30g,水煎,加红糖适量服。” ⑧《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血崩:艾叶18g,烧存性,研末。用小米稀饭1碗,热冲艾叶炭末,顿服。” ⑨《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急性胃肠炎:艾叶60g,入锅内加烧酒炒热,用布包熨肚脐上,冷则再烘。” ⑩《圣济总录纂要》:“治水泻水谷不化,日夜不止:熟艾250g,慢炒令热,包裹坐之,冷再炒。” ⑾四川中医 1985;(4):“治三叉神经痛:艾叶15g,生鸡蛋1枚,银屑适量(均为1次量)。将艾叶捣绒和鸡蛋调和加热敷患处。” ⑿艾叶注射液(新医学 1974;(2))治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艾叶1kg,加蒸馏水10kg蒸馏液5kg,二次重蒸馏,取蒸馏液2kg,加防腐剂,消毒即成。每日肌注1次,每聪4ml,疗程1~2月。 ⒀《外窒寿世方》:“治白带:热盐炒艾熨脐。” ⒁《杨诚经验方》:“治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1kg,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 ⒂《仁斋直指方》:“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 ⒃《春脚集》:“治鼻流臭气:蕲艾240g,黄酒2.5L,浸。每日早、晚各温饮数杯,服2~3料自愈。” ⒄许国桢《御药院方》):“治头面风疮,痒出黄水:艾60g,醋200ml,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1日2~3上。” ⒅《惠直堂经验方》:“治风癣:艾叶不拘多少,醋熬如膏。先以穿山甲刮破癣,后擦之。” ⒆《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婴儿湿疹:生艾叶15g,香油60ml,和艾煮焦黑,去艾。用油抹患处。” ⒇《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荨麻疹:艾叶煎水,趁热洗澡。” (21)《中药大辞典》:“治寻常疣:采鲜艾叶擦拭局部,每日数次,至疣自行脱落为止。” (22)《圣济总录纂要》:“治疣目:艾,作炷,于疣上灸之,3壮即除。” (23)《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阴痒:陈艾叶,煎汤熏洗。”

食疗:①《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治妇女白带:取艾叶15g煎汤去渣,将药汁煮2只蛋,熟后吃蛋喝汤,连服5天。” ②《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崩漏:艾叶18g烧存性,小米稀饭1碗,热冲炭末顿服。” ③《常用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子宫下垂,愈后复发者:陈艾15g,鸡蛋2个,滤渣取汁煮蛋,略加红糖,每隔3天,空腹时服1次。” ④《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预防流产:艾叶200g水煎去渣,后将鸡蛋(去壳)搅匀入药,再煎数沸温服。”

医药家论述

①李勣《本草图经》:“近世有单服艾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汤空腹饮之,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其毒发则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 ②朱震亨:“妇人无子,多由血少不能摄精。俗医谓子宫虚冷,投以辛热,或服艾叶,不知艾性至热,入火炙则气下行,入药服则气上行。《本草》止言其温,不言其热,世人喜温,率多服之,久久毒发,何尝归咎于艾哉。予考苏颂《图经》而因默有感焉。” ③李时珍《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湿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温,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苏恭言其生寒,苏颂言其有毒,一则见其能止诸血,一则见其热气上冲,遂谓其性寒有毒,误矣。” ④倪朱谟《本草汇言》:“艾叶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之药也。开关窍,醒一切沉涸伏匿内闭诸疾。若气血、痰饮、积聚为病,哮喘逆气,骨蒸痞结,瘫痪痈疽,瘰疬结核等疾,灸之立起沉疴。若入服食丸散汤饮中,温中除湿,调经脉,壮子宫,故妇人方中多加用之。” ⑤张景岳《本草正》:“艾叶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⑥张德裕《本草正义》:“艾叶,止吐血者宜生用,取其辛开以疏经络之壅,然温升之性必与上溢之症不合,古人有四生丸之制,以柏叶、荷叶、生地之清肃下降者为主,而反佐以艾叶之辛温,欲其同气相求,易于桴应,非艾之一味可以止上升之吐衄也。其止下利,则以里寒泄泻而言,辛温升举,固其所宜。……妇人下血,则中气虚寒,下焦无摄纳桩权,以致血行失道,无故妄下,《金匮》胶艾汤温经升举,固阴和阳,是其正治,非血热妄行之下血也。”

参考文章
  • 含有艾叶的处方(二)中医中药
  • 含有艾叶的处方(十)中医中药
  • 含有艾叶的处方(六)中医中药
  • 含有艾叶的处方(五)中医中药
  • 艾叶治疗湿疹的方法皮肤科与传染
  • 含有艾叶的处方(四)中医中药
  • 含有艾叶的处方(九)中医中药
  • 含有艾叶的处方(三)中医中药
  • 含有艾叶的处方(一)中医中药
  • 艾叶熏脚治风寒咳嗽保健养生

相关推荐: 艾叶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