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塔施提克文化
2023-02-23 12:12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拼音]:Tashitike wenhua
[外文]:Tashtyk Culture
南西伯利亚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分布在苏联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和克麦罗沃州东部。年代为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上承塔加尔文化,后发展成为6~10世纪叶尼塞的黠戛斯文化。19世纪下半叶起曾有人对该文化的墓葬进行过发掘,20世纪20年代苏联考古学家C.A.捷普劳霍夫、C.B.吉谢列夫等主持发掘并进行研究,1929年由捷普劳霍夫根据塔施提克河畔的墓地而定名。
分期与年代按照有的苏联考古学家的研究,前2世纪初至前1世纪中,为塔加尔文化至塔施提克文化的过渡期。塔施提克文化本身可分4期:第一期为前1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中叶;第二期为1世纪中叶至2世纪末;第三期为3世纪;第四期即向黠戛斯文化过渡期,为4~5世纪。
遗迹和遗物居住址以基亚河沿岸的几处研究得比较清楚。其中米哈伊洛夫卡村遗址,沿河分布长达2公里,建有几十座柱架结构的圆形房子,屋顶均以桦树皮苫盖。
墓葬发现较多,第一期墓有两种,一种是土葬小墓,地表一般无标志,通常葬一、二人,仰身直肢,头多向西南,常将死者环锯头骨取出脑髓而后制成木乃伊,并以皮革、草把制作的人像随葬;另一种是埋葬骨灰骨殖的集体葬大墓,地表有直径10~20米、高约1米的石环,或每边长5.6~15米的近方形的封土堆,每个墓的骨灰堆有几十个甚至百多个,墓室在最后封盖之前放火焚烧。后一种墓一至三期均有发现。第四期是地表建有方形石围墙的小墓,围墙高约40厘米,面积1~3.5米见方,墓穴无火烧痕,墓内只埋一个死者的骨灰。前两种墓葬中均有木椁,经常发现用高岭土制作的肖像面罩(见彩图)。广泛用弓、剑和短剑的木制模型随葬,集体葬大墓还常用人和动物的木雕像及小型马具作随葬品。
陶器为手制,间或磨光,胎质颇粗,呈黑色、灰色或褐色。最有代表性的器形是圈足杯形器,高领、球腹、平底的“炸弹形”器,缸形器,有流无把的壶,附加穿孔器耳的悬挂器。主要纹饰有附加堆纹、押捺纹、戳刺纹、划纹。此外还出土有桶、瓢、勺、碟、碗、杯等木器,也有奁、匣等桦树皮容器。
广泛使用铁器,除穿孔斧、锄、镰、铧等农具外,还有刀、箭、剑、短剑、马衔、马镫等武器和马具。青铜器则有饰牌、带扣和垂饰,以及推测为权标的小型“斯基泰式”铜。衣物用粗毛织品、毡料、毛皮、皮革缝制,富人还穿绸衣。饰物有彩色玻璃和宝石的串珠、包以金叶的木制饰牌等。
大墓中常见表现兽、畜、鸟、人等形象的造型艺术品,包括各种质料的圆雕、浮雕和牌饰,尤以表现一对反向马头的牌饰为多,可能是护身符。一至三期都出有绵羊距骨,其中有些刻有计数符号,当系用作骨牌或骰子的博具,有些记号据推测系私人或家庭、氏族的印记。
社会经济该文化经济的基础是半游牧和犁耕农业。牧人饲养马、羊、牛;农人主要种黍,养鸡;山地居民则饲养驯鹿并用之于乘骑,也从事狩猎。集体葬大墓表明,当时的社会属氏族部落结构;而随葬品的差别及暴力致死的殉葬女奴,则充分反映出社会处于原始公社解体的最后阶段。此后,阶级分化日益加强,逐渐发展成为黠戛斯国。
族属、人种和文化联系关于该文化的主人,苏联学者认为是原来住在米努辛斯克盆地的丁零人和前2~前1世纪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北部迁来的坚昆人的混合。出土的面罩表明,居民中存在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体质特征。出土的漆杯、丝绸、铜镜、华盖、木石圆雕等残件以及用木俑随葬的风俗,反映了与汉族文化的广泛联系和汉文化的明显影响;而带扣、马具、兵器和表现野兽的艺术品则反映了与匈奴、萨尔马泰文化的联系。
相关推荐: 塔施提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