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日本社会学
2023-02-23 12:01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拼音]:Riben shehuixue
[外文]:sociology in Japan
日本社会学产生于日本的资本主义形成的过程中。1868年,以天皇制为中心的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的维新政策,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在这一社会变革中,西方社会学传入日本。到20世纪初,日本社会学学科基本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进入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日本社会学的形成明治初期,A.孔德特别是H.斯宾塞的社会学说开始在日本传播。留学荷兰回国的西周以“百学连环”、“生性发蕴”为题介绍孔德的社会学理论。1877年,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被尾崎行雄译为《权利提纲》出版;1882年《社会学原理》也在日本出版。斯宾塞的社会学说受到了日本自由民权运动思潮、社会科学家和明治政府的重视。孔德和斯宾塞的学说经过初期日本社会学者的消化吸收,结合日本的国体观,形成了日本最早的社会学。
外山正一和有贺长雄是日本社会学创建时期的代表学者。外山正一从1893年率先在东京帝国大学开设社会学讲座,教授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有贺长雄则致力于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他的3卷本《社会学》(1883~1884)是日本最早的社会学理论专著。外山正一和有贺长雄将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社会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经世济民的学科,带有鲜明的自由主义色彩。与此相反,加藤弘之站在反自由主义思潮的政府保守立场上,接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否定天赋人权论的自由平等人权思想。
在日本社会学形成时期的后期,建部遯吾的社会学处于主导地位。建部遯吾将孔德的社会学和儒家的社会观结合起来,提出了家族国家观的社会学体系。他的理论体系由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研究社会的秩序关系,后者主要研究社会的进化形态。认为社会学的中心课题就是研究实现儒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进化阶段。1903年,建部遯吾在东京帝国大学设立了社会学研究室,1913~1922年组织领导了学会性质的日本社会学院,出版了《普通理论社会学》(1905~1918)等著作。
早期引进日本的社会有机体论的综合社会学包罗万象,难以形成结构严谨的学科,这就要求社会学向独立的专门学科发展。在此期间,心理社会学逐渐发展起来。远藤隆吉是日本心理社会学的创建人。他在《近代社会学》(1907)中用心理学来解释集体意识,用人的意志结合来说明社会本质。樋口秀雄在《社会学小史》(1911)中断言心里社会学将推动社会学的发展;小林郁在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影响下重视社会过程的研究。但是,心理社会学尚未形成与建部遯吾社会学抗衡的实力,当时日本社会学的基本性质仍然是保守的,并落后于世界社会学的发展水平。米田庄太郎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态,他大力介绍美国、法国和德国的社会学说,扩大了日本社会学的视野,为日本社会学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日本社会学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剧烈变动。与此同时,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席卷全球的民主主义浪潮扫清了阻碍社会学发展的不利因素,日本社会学迎来了空前发展的新时期。高田保马和户田贞三是日本社会学这个时期的代表学者。高田保马为社会学的学科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社会学原理》(1919)中,批判了综合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殊科学,是社会科学界的一介平民。他从社会结合的角度出发,将狭义的社会本质定义为有情者的结合、期待的共存和非限定性接触的意识。他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以血缘和地缘为结合纽带的基础社会,以相似性、共同利益为结合纽带的派生社会。他提出了结合定量法则、基础社会衰耗法则、派生社会错综法则、整体社会的利益社会化法则,并提出了与K.马克思的阶级史观以及唯心史观不同的、将人口增长视为社会变动根源的第三史观──人口史观。高田保马具有独创性的理论体系,对日本社会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美国芝加哥学派实证社会学的影响,户田贞三批判了日本社会学以往的社会哲学倾向,坚持社会学的经验科学特性,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致力于家庭社会学研究。他一改从制度方面研究家庭的传统,而把家庭作为社会群体加以研究。他在《家庭结构》(1940)中将家庭定义为“以夫妇和亲子关系为中心的、由人数相对较少的近亲组成的、以爱情为基础的人格融合”,认为家庭是“建立在这种感情融合基础之上的从属关系和共产关系”。他运用统计方法对1920年日本第一次千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首次揭示了日本家庭结构状况,奠定了家庭实证研究的基础,开创了日本社会学重视实证研究的先河。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各种社会问题日益显露,从而使社会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潮高涨起来。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对传统社会学展开批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清水几太郎的《社会学批判序说》(1933)、早濑利雄的《现代社会学批判》(1934)。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传统社会学的批判,以及文化社会学的兴起、形式社会学的衰落,促使人们为重建社会学体系而进行新的探索。松本润一郎是这种新探索的实践者之一。他将社会现象分成社会群体、社会过程和文化现象3个方面,并通过群体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将其贯穿起来。他的代表作有《社会学纲要》(1934)、《社会学原论》(1935~1941)、《群体社会学原理》(1937)和《文化社会学原理》(1938)等。新明正道经过与松本润一郎的反复论战,在《社会学的基本问题》(1939)和《社会本质论》(1942)中,运用超越社会形式和社会内容的行为关系等概念,综合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并将社会学分成一般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两大部分。
在理论社会学研究迅速发展的同时,实证研究在农村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铃木荣太郎的《日本农村社会学原理》(1940)、有贺喜左卫门的《日本的家庭制度与租佃制度》(1943)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随着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的迅速崛起,改变了日本社会学的发展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社会学沦为反动势力的附庸。
战后日本社会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于美国占领下的日本开始了解放妇女、发展工会组织、教育自由主义化、废除压迫制度和经济民主化五大改革,日本社会进入了剧烈的变动时期,这为日本社会学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时机。在学校制度改革中,社会学被列为新制大学的正式课程,到1950年,教授社会学的大学教师已从战前的不足30名增加到近150名,社会学教学和科学研究队伍迅速扩大。
战后日本社会学由战前主要受德国社会学影响,转向主要受美国社会学的影响,介绍美国社会学的学术书刊相继问世。在上述转变过程中,日本社会学的基本特性和研究领域也随之发生了不同于战前的根本变化。以尾高邦雄和福武直为代表的社会学家批判了战前日本社会学偏重理论研究,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的弊端,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指出社会学的基本特性应当是以社会调查为基础的实证科学,并积极倡导跨学科共同研究的方法。这一转变奠定了战后日本社会学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日本社会学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学争得在日本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平等地位打下了基础。从研究领域看,除了战前已具规模的理论社会学、家族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研究之外,战后主要有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产业社会学、日本企业管理、农村实证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变迁理论、阶级阶层、家族周期论、城市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大众传播论、社会病理学、组织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福利社会学和数理社会学等。
在分支社会学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日本社会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
(1)在社会学概论和原理方面,代表性的著作有清水几太郎的《社会学讲义》(1948)、黑川纯一的《社会学要义》(1950)、武田良三的《社会学的结构》(1952)、福武直和日高六郎的《社会学──社会与文化基础理论》(1952)、藏内数太的《社会学概论》(1954)。1986年又出版了代表社会学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富永健一的《社会学原理》。
(2)一批学者着手进行日本社会学史研究,代表作有新明正道的《社会学史概说》(1954)、阿闭吉男和内藤莞尔合编的《社会学史概论》(1957)。还出版了一系列对战后社会学进行系统总结的大型丛书和工具书。从1984年起由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的20卷《精选日本社会学》,收入该书的 400余篇论文是从战后40年的大量论著中精选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到日本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理论成果和战后日本社会学的全貌。1987年起由青井和夫主编、科学社出版的《社会学丛书》共10卷,对现有的社会学理论作了详细评介。1974年前后,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了福武直主编的《社会学讲座》(共18卷)。在大型工具书中,有见田宗介、栗原彬、田中义久主编,由宏文堂出版的《社会学事典》;北川隆吉主编、有信堂出版的《现代社会学辞典》。日本社会学会的会刊《社会学评说》1987年第 150期出版“战后日本社会学”特辑,对社会学研究方法、家庭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工业社会学、大众传播研究、医疗保健社会学等领域的成果进行了回顾。
80年代后半叶,日本社会学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1)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多元化。战后日本主要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但自60年代以后对这种理论的批判较多。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学逐步吸收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结构主义社会学和批判理论中的多种学术观点充实已有的理论体系。
(2)加强了对当今日本社会特点的研究和适应日本社会信息化、国际化、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对策研究。这一特点在1982年以来日本社会学会历届年会的主题上都有所反映。
学术团体与刊物日本社会学会于1924年成立,至80年代末共有会员2000余名,现任会长森冈清美,出版年刊《社会学评论》,并于1950年加入国际社会学协会。重要的地方学会有关东社会学会、关西社会学会、西日本社会学会、东北社会学会和北海道社会学会;重要的学术团体有东京社会科学研究所、东北社会学研究会(出版《社会学研究》杂志)、关西社会学研究会(出版《社会学》杂志)、村落社会研究会和法律社会学会等。1980年由福武直发起成立了日中社会学会,出版了会刊,80年代末拥有会员近百名,现任会长青井和夫。
相关推荐: 日本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