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印度教美术

2023-02-23 11:45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印度教是从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发展而来的宗教,信徒至今仍占印度人口80%,在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亦占优势。印度教文化是印度文化的正统和主流,继承了印度土著民族达罗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与吠陀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文化传统,尊奉吠陀为天启圣典,从奥义书衍生出婆罗门六派哲学体系,以亲证个体灵魂“我”与宇宙精神“梵”同一为灵魂解脱的最高境界。印度教崇拜宇宙精神化身的三大主神,即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生殖与毁灭之神湿婆,以毗湿奴教派和湿婆教派最为盛行。印度教美术往往是印度教宗教哲学的象征、图解和隐喻,崇尚生命活力,追求宇宙精神,充满巴洛克风格的繁缛装饰、奇特想像与夸张动态,带有超现实的神秘主义色彩。印度教经典吠陀、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与18部往世书神话以及民间传说,为印度教美术提供了永恒的主题。早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文明时代的原始美术便孕育着印度教美术的萌芽。印度教美术在公元1~3世纪贵霜时代初露头角,4~6世纪笈多时代开始勃兴,7~13世纪印度中世纪时代臻于全盛,取代了佛教美术在印度本土的主导地位,随着印度教的传播,影响波及南亚与东南亚诸国。

建筑

印度教建筑以神庙为主,包括岩凿石窟神庙与独立式石砌神庙。印度教神庙的高塔悉卡罗通常象征着宇宙之山,神庙的圣所戈尔波·戈利赫字面义为子宫,意味着宇宙的胚胎,在圣所密室中供奉印度教神像或神的标志,最常见的是湿婆林伽(男根)。笈多时代的乌达耶吉里石窟、德奥伽尔十化身神庙等是印度教神庙的滥觞。中世纪时代印度南北诸王朝兴起了建造神庙的热潮。印度教神庙大体可分为南方式、德干式、北方式 3种型式。南方式神庙高塔悉卡罗呈阶梯状角锥形,代表作有帕拉瓦王朝摩诃巴里补罗的五车神庙、海岸神庙和甘奇补罗的凯拉萨纳特神庙,朱罗王朝坦焦尔的巴利赫蒂希瓦尔神庙等。德干式神庙接近南方式,但悉卡罗较低平稳重,代表作有拉施特拉古德王朝埃洛拉石窟第16窟凯拉萨神庙等。北方式神庙悉卡罗呈玉米状或竹笋状曲拱形,主要分奥里萨式与卡朱拉侯式,代表作有奥里萨布巴内斯瓦尔的林伽罗阇神庙、康那拉克太阳神庙和卡朱拉侯的根达利耶·摩诃提婆神庙等。

南亚与东南亚诸国的印度教神庙,多受到印度南方式神庙的影响,并杂有各国的地方建筑风格。印度尼西亚的普兰巴南坎蒂、柬埔寨的吴哥、越南米松占婆国的湿婆神庙和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巴舒巴蒂神庙等都各具特色。

雕刻

印度教雕刻题材主要表现印度教诸神,尤以毗湿奴、湿婆及其化身和配偶的雕像为多。根据印度中世纪造像学规定,毗湿奴造型特征一般为四臂,戴宝冠,佩花环,持轮宝、法螺、莲花、仙杖,常横卧蛇王身上安眠历劫创世,有野猪、人狮、克利希那和罗摩等十化身,其配偶为吉祥天女拉克希米、大地女神普弥,坐骑为金翅鸟迦鲁达。湿婆造型特征一般为三眼,四臂,高髻,戴新月,持手鼓、火焰、斧头、牝鹿,常呈现舞王、瑜伽、半女、三面诸相,其配偶为雪山神女乌玛或帕尔瓦蒂和复仇女神杜尔伽,坐骑为公牛南迪。太阳神苏利耶、雷雨之神因陀罗、象头神伽内什、恒河女神、叶木那河女神、学术女神萨尔斯瓦蒂以及各种天女和男女爱侣密荼那等,也都是印度教雕刻钟爱的题材。印度教雕刻是在佛教雕刻刺激下发展起来的。在早期佛教雕刻中,梵天、因陀罗(帝释天)、苏利耶等神便曾以佛教守护神的形象出现。贵霜时代佛教雕刻中心犍陀罗的金币曾铸有湿婆、塞健陀等神的图形,马图拉也雕刻过苏利耶、伽内什等神像。笈多时代佛像雕刻登峰造极,印度教神像雕刻也蔚然勃兴。马图拉的《毗湿奴立像》、乌达耶吉里石窟的《毗湿奴的野猪化身》、德奥伽尔十化身神庙的《毗湿奴卧像》等,都属于笈多时代古典主义雕刻的杰作,但已开始向巴洛克风格演变。印度中世纪是印度教雕刻的全盛时期,印度教神庙内外通常布满了众多的男女诸神装饰雕刻,巴洛克风格的繁缛变化、激动夸张取代了古典主义的单纯静穆,多面多臂的超人的怪诞形象取代了佛教的凡人造型,这也正是印度教哲学宇宙论崇尚生命活力的艺术表现。南印度帕拉瓦雕刻纤细优雅,动态灵活,以场面的戏剧性和群像的运动感著称,代表作有摩诃巴里补罗的巨岩浮雕《恒河降凡》、曼达波浮雕《杜尔伽杀摩希刹》等。朱罗王朝铜像的典范《舞王湿婆》动感强烈,内涵深奥,是湿婆代表宇宙的永恒运动的象征。德干遮卢迦雕刻雄劲厚重,动态夸张,以造型的超常性与运动的爆发力见长,代表作有埃洛拉石窟凯拉萨神庙的《罗婆那摇撼凯拉萨山》、《舞蹈的湿婆》与《塔壁飞天》等。象岛石窟的《湿婆三面像》是湿婆代表宇宙的永恒变化的最高杰作。北印度奥里萨雕刻与卡朱拉侯雕刻繁缛富丽,扭曲变形,刻意追求女性的肉感魅力,属于烂熟期的印度巴洛克风格,代表作有康那拉克太阳神庙的《音乐天女》、卡朱拉侯的《情书》等。卡朱拉侯的性爱雕刻(密荼那)具有宇宙阴阳两性合一的神秘象征意味。在印度教的同化之下,晚期佛教密宗雕刻也倾向豪华、繁缛、怪诞,波罗王朝大量出现了宝冠佛、多面多臂或女性菩萨等雕像。

《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婚礼》

南亚与东南亚诸国的印度教雕刻,基本沿袭印度雕刻的题材和造型规范,同时融入了各国地方雕刻的民族特色。印度尼西亚普兰巴南坎蒂的《罗摩衍那》浮雕人物,柬埔寨前吴哥时代的诃里诃罗(毗湿奴与湿婆合体)雕像和吴哥的印度史诗与往世书神话浮雕人物,越南香桂的帕尔瓦蒂胸像,尼泊尔布达·尼拉甘特庭园的那罗延(毗湿奴)卧像等,造型都具有各地区不同的民族特征。

吴哥寺浮雕

中国佛教雕刻,特别是西藏的佛教密宗雕刻,也吸收了某些印度教因素。福建省泉州元代番佛寺遗址出土的印度教雕刻,包括湿婆、毗湿奴等神的辉绿岩雕像,是目前中国规模较大的印度教文化遗存,曾引起斯里兰卡印度艺术史家A.K.库马拉斯瓦密的注目。

绘画

印度教绘画主要分壁画与细密画两种。现存的印度教壁画多已漫漶不清,但仍可见人物动态的活跃,代表作有埃洛拉石窟凯拉萨神庙前殿天顶描绘男女诸神和战争场面的壁画、朱罗王朝坦焦尔大塔甬道描绘湿婆神话与天女的壁画等。印度教细密画则以莫卧儿王朝时代的拉杰普特绘画为代表。拉杰普特绘画的题材多选自中世纪毗湿奴教虔信派的诗歌《牧童歌》和印度史诗、往世书神话,尤其热衷于描绘牧神黑天克利希那与牧女拉达恋爱的故事,借男女肉体的结合来暗示宇宙大神及其信徒之间心灵的交感,充满田园牧歌式的浪漫诗情和奇异温柔的神秘气息。

参考书目
  1. S.Kramrisch, The Hindu Temple,2 vols,1946, reprint ed., Delhi,1976.
  2. J. N. Banerjea, The Development of Hindu Iconogrɑphy,2nd ed., Calcutta, 1956.

相关推荐: 印度教美术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