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杜甫
2023-02-23 11:26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拼音]:Du Fu
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故后世多称少陵。祖籍襄阳,生于洛州巩县(今河南巩县东北)。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并曾游历吴、越、齐、赵。二十五岁考进士不第。天宝三载(744)与大诗人李白于洛阳相遇,曾同游梁、宋、齐、鲁。五载,西进长安,次年应举,再次落第。在长安将近十年,以卖药都市、寄食朋友为生,贫病交集,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十四载献《三大礼赋》,唐玄宗李隆基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安禄山攻陷长安,玄宗奔蜀,肃宗即位灵武。甫投奔灵武,途中为叛军俘获,羁陷长安近一年。后逃出,至凤翔投奔肃宗,拜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返长安,半年后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战火复炽,关辅饥馑,乃弃官西走,经天水(今属甘肃)、同谷(今甘肃成县)入蜀,靠友人资助,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草堂以居(见彩图)。
甫居草堂前后六年,其间流落梓州(今四川三台)、阆州(今四川阆中)两年,一度任剑南节度使严武参谋,武保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今四川奉节东)又滞留两年。出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居无常所,欲北返而不得。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病死湘江之上。
杜诗向以反映现实和忧国忧民备受推重,有诗史之誉。现存一千四百五十八首杜诗当中,三十五岁入京之前所作仅二十四首,其中惟《望岳》、《房兵曹胡马诗》、《画鹰》三首较有特色,属于写景咏物之作。入京之后,由于长期不得入仕,处境困苦,使他逐渐接近社会下层,并对社会弊端有了深切感受,于是写下《兵车行》和《丽人行》,从两个极端反映了天宝年间的社会真实。但这样的名篇在其居留长安时期的诗作中尚属凤毛麟角。十年间写诗不足百首,且多属于陈情述德之作。安史之乱爆发,十年来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结束,此刻写下了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既是叛军攻陷长安前的一幅社会缩影,也包含诗人自己的切身哀痛;个人的穷困和人民的命运相沟通,杜诗成为一代诗史即由此开始。以后,他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 《北征》、《羌村》以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以直陈时事为主的古诗,用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社会画面,充分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时代的悲剧性。以秦州诗为转折的后期杜诗,不再以直陈时事为主,而是以自叹身世为主,社会时事已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但杜诗并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其名篇如《宿府》、《登楼》、《白帝》、《阁夜》、《登高》、《秋兴》、《咏怀古迹》、《登岳阳楼》等,无不是身世自叹与忧国、伤时、悯民之情和谐交织。同时还有另一类作品,如《客至》、《春夜喜雨》、《燕子来舟中作》、《小寒食舟中作》等,诗歌意境雍容闲澹,情致委婉,不迫不露,表达了作者日常生活中某种体察入微的独特感受。这类作品以其丰富的情趣反映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同样是杜诗中的珍品。
杜甫和李白一样,对中晚唐以及后世诗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艺术上被公认为唐诗集大成者,律诗成就尤其显著,特别是后期七律,最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属对精切而毫无斧凿痕,高度凝炼却又挥洒自如,代表着唐代近体诗的最高成就。
杜集历代注本甚多,以宋郭知达编《九家集注杜诗》、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浦起龙《读杜心解》、杨伦《杜诗镜铨》等较著名。
参考文章- 带“杜甫”的诗句文学
- 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指哪道门?成都在历史上有多少道门?交通旅游
- 杜甫的名言名句大全名言名句
- 带“杜甫”的诗句大全(25句)文学
- 杜甫名言名句100句名言名句
相关推荐: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