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蒙克,E.
2023-02-23 11:23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拼音]:Mengke
[外文]:Edvard Munch (1863~1944)
挪威画家。1863年12月12日生于勒滕,1944年1月23日卒于奥斯陆。父亲是位医生,笃信基督教。幼年丧母,姐姐被肺病夺去生命,妹妹患精神病。童年时代的不幸对其一生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
蒙克于1880年进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随C.克罗格习画,受印象主义画风的影响。1889年改用传统的画法创作《病孩》变体画《春》,从而获得奖学金去法国留学,从师L.博纳。在法国,他在研究印象主义画法的基础上,转而对后印象主义和纳比派发生兴趣。他发现线条和色彩有强烈的表现力,试图用它们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他们的呼吸、感觉、受苦受难并彼此的相爱。
在当时哲学和美学思潮影响下,他努力发掘人类心灵中的各种状况,表现疾病、死亡、绝望、性爱等主题。因此,他的创作有“心灵的现实主义”的称号。1892年,在德国柏林美术家协会举办展览,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很快被封闭,但对德国青年画家以很大的刺激,推动了表现主义运动的产生。
蒙克的早期油画《病孩》(1886)、《在灵床旁》(1895)、《母亲之死》(1899),多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1890年的油画《圣克卢之夜》和1892年的油画《卡尔·约翰街的夜晚》标志着他风格的转折,显示出他表现主义画家的特质。 9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春情》(1894)和《呐喊》(1893),前者描绘人对幽闭的恐惧,后者刻画人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怖感。他于1894年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在木刻、石版、铜版画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他的版画题材多取自于油画,其中以《生命》组画最为出色,被他自己称为生命、爱和死的诗歌。
1908年,蒙克因患精神分裂症入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疗养院休养,病愈后回挪威隐居。1910年为奥斯陆大学节日厅设计装饰画,于1916年完成。其中的壁画《太阳》受F.W.尼采《人山》的影响,表现了人们对光明的渴望。但在尼采的笔下,只有少数人越过牺牲者尸骨堆成的山而达到努力追求的目标,而蒙克则对生活持积极的态度,夸张地描绘太阳以代替尼采的悲观的象征。1916年蒙克在奥斯陆附近为美丽的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纯朴生活所吸引,创作了一组色彩欢快的画面。其中表现劳动人民的作品有油画《扫雪工人》、《工人回家》等。蒙克与剧作家H.易卜生、法国诗人S.马拉梅是好友。从20年代起,他为易卜生的剧本作插图,但始终未能完成。
蒙克是一位爱国者。1937年纳粹分子把蒙克的艺术宣布为“坠落”和“颓废”的,禁止展出。在德国占领挪威期间,他拒绝与纳粹政权合作,不参加为其操纵的美术家协会的活动。蒙克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全部作品无条件地捐赠给奥斯陆市,这巨大的遗产包括1200幅油画、4500幅素描、1800幅版画、6 件雕塑以及大批的工具、笔记和书籍等。
蒙克的艺术含有的悲观和消极的因素,是他生活的时代所造成的。他的功绩在于揭示同时代人的隐蔽的心灵,把人们心底里的美和丑、痛苦和欢乐揭示在绘画中。他充分发挥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促进了西方绘画朝写意、象征的方向发展。他在挪威享有崇高威望,1963年奥斯陆建立了蒙克博物馆,陈列着他遗赠的全部作品。1983年10月,挪威蒙克绘画展览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相关推荐: 蒙克,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