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柿根
2023-02-24 22:53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药材名称:柿根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异名:狐柿子根皮(《疡医准绳》)。
基源:为柿树科植物柿的根或根皮。
原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f.
余项参见“柿子”条。
生药采集:9~10月采挖根或根皮。
化学性质根含3-甲氧基-7-甲基胡桃叶醌(3-Methoxy-7-methyl-juglone)和新柿醌(Neodiospyrin)。
参考文献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93。
药性性味:苦、涩,凉。 ①《重庆草药》:“涩,平。” ②《中医大辞典》:“苦、涩,凉。”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吐血,便血,血崩,血痢,痔疮出血。 ①《纲目》:“治血崩,血痢,下血。”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凉血,治吐血,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捣烂炒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柿根膏(《疡医准绳》)治蜘蛛背:紫背草、狐柿子根皮。砍烂,糟炒缚之。 ②《重庆草药》:“治血痢,红崩:柿子根、红斑鸠窝各60g。第1剂煎水服,第2剂炖肉服。”
相关推荐: 柿根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