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黄棕壤

2023-02-23 21:48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剖面中有棕色或红棕色的B层,即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中国的土壤学文献曾称之为灰棕粘盘土,50年代后定为现名。对与之相类似的土壤,苏联称为黄棕色森林土,日本定名为黄棕色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淋溶土;美国则称为淋溶土。中国的分布于长江与秦岭 -淮河之间的北亚热带地区,中、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山地垂直地带谱均有分布。

形成

黄棕壤在形成和分布上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点。粘粒的形成和淋溶、积聚作用都很活跃。粘化层明显,甚至形成粘盘。粘土矿物的形成处于脱钾与脱硅阶段,除水云母和蛏石外,还含有一定比例的高岭石。粘土矿物组成及相对比例因母质而有较大差异。在季节性湿润气候影响下,铁、锰明显移动,不仅形成深厚的红棕色或黄棕色粘化层,在土体结构面上包裹有粘土和铁锰膜胶,而且形成了铁锰结核,甚至出现铁锰结核层。

性状

在水平地带分布上,中国的黄棕壤主要以东西长、南北窄的带状沿长江两侧延伸。由于东南季风的影响,即使同发育于下蜀黄土母质且处于同一纬度带的土壤,性质也有明显差异。如襄樊地区土壤表层pH值多在6.5~7.5之间,粘粒SiO2/R2O3多在2.3~2.8之间;而南京地区土壤表层pH多在 5.5~6.4之间,SiO2/R2O3多在2.0~2.2%之间,表明东部地区的淋溶作用大于西部地区,南北方向的变化更为明显。

但黄棕壤因位居亚热带与温暖带的过渡地区,母质对其发育仍有一定影响。发育于酸性母岩上的黄棕壤常呈酸性,盐基饱和度低;而发育于下蜀黄土母质上的黄棕壤,则呈微酸性,盐基饱和度亦较高,甚至底层有残留石灰结核。

黄棕壤的腐殖质层较薄,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有森林覆被的可达2~4%。不同植被下的土壤腐殖质组成不同,林地黄棕壤表层的腐殖质中胡敏酸与富啡酸之比(H/F)一般小于1,而耕地黄棕壤表层则大于1。 活性胡敏酸或活性富啡酸占胡敏酸和富啡酸总量的百分比也因土而异,林地黄棕壤多超过50%,而耕地(菜园地)则低于40%。胡敏酸或富啡酸中与钙结合和与铁铝结合的比值,林地黄棕壤一般小于1.5,而耕地(菜园地)则高于4.0。

利用

中国黄棕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有数千年历史。除山地外,此类土壤分布的大部地区已成为生产粮食和经济林木的重要基地。在丘陵坡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多修筑水平梯田或进行等高种植,以减少水土流失。坡度大于 8°的坡地和土层不满0.33米的山坡地则应封山育林,不宜耕垦。营造人工林时宜等高种植和实行种草与种灌、乔木结合,以提高防治土壤侵蚀的效果。发育于下蜀黄土上的黄棕壤常有粘盘层,其透水性差,需要挖深穴或深沟排水,疏松土壤,以免渍害。因其含磷量仅在0.05~0.07%之间,且以闭蓄态和与铁铝结合态磷为主。种植豆科作物或绿肥时应重施磷肥,以利增产。(见彩图)

黄棕壤利用景观 黄棕壤剖面图 参考文章
  • 如何根据黄棕壤土的特点合理使用化肥?肥料饲料

相关推荐: 黄棕壤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