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上海城市规划

2023-04-04 20:43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上海是中央直辖市之一,地处东海之滨,北界长江,南临杭州湾,是一个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以及联结国内外的交通枢纽和港口。全市辖12个区,10个县,总面积6185平方公里。1984年底总人口1205万人。中心城(即连成片的杨浦、普陀、长宁、虹口、闸北、黄浦、静安、徐汇、卢湾、 南市 10个区,不包括闵行区、吴淞区)面积27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80余平方公里;人口647万人。卫星城(闵行、吴泾、吴淞、嘉定、松江、安亭、金山卫)共计人口约50万人。

沿革

上海自唐宋以来,逐步发展为以渔盐生产和贸易、手工业并重的港口城镇。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倭寇,曾建筑一圆形城墙(现已拆除)。鸦片战争后,1843年上海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了约百年的畸形发展。其具体表现是:英、法等国的租界由东向西扩展,道路以东西向为主,缺乏贯通南北方向的干道;市政、公用设施残缺不全,租界与非租界之间差异很大;由于租界割据,供水、供电、排水不成系统;杨树浦区的沿黄浦江地带和苏州河两岸工厂、仓库密集,大量工厂与住宅混杂布置。1929~1949年,国民党政府的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研究制定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初稿、二稿和三稿,但都未能实现(见中国近代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50年代初期,对工厂、交通运输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进行了局部改造和零星扩建。1956年前后,基本建设项目迅速增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结合经济改组,除了在旧市区进行“填空补实”发掘旧市区土地的潜力之外,还开辟了桃浦、彭浦、漕河泾、北新泾、五角场、长桥、周家渡、庆宁寺、吴淞、高桥等10个近郊工业区,以满足新建和迁建工厂的需要。50年代后期,开辟了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等卫星城。70年代,配合引进大型联合企业,先后在杭州湾北岸、长江口南岸开辟了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主的金山卫和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吴淞两个卫星城镇,使上海的城市布局由单核心城市发展成为组合城市。

50年代的规划方案

50年代,上海曾多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主要的是1953年和1959年的两次规划方案。1953年的总体规划示意图,将上海规划成单核心的集中城市,过分强调建筑艺术构图,要求对旧城进行彻底改造,这个方案脱离实际,对城市建设未能起到指导作用。1959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草图,提出逐步改造旧市区,严格控制近郊工业区的规模,有计划地建设卫星城。这个方案对控制旧市区的盲目发展和有计划地建设郊区城镇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新的总体规划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重新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国家振兴上海经济的战略方针,确定上海的城市性质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最大的港口、贸易中心、科学技术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建设和改造中心城(市区连片部分),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开发“两翼”(长江口南岸地区和杭州湾北岸地区),有计划地建设郊县小城镇,把上海建成一个以中心城为主体,中心城、卫星城和郊县小城镇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群体组合城市(见图),并逐步解决上海在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中心城的人口和建筑过于密集,布局混乱,市中心地区商业服务设施过分集中,城市各分区之间缺乏必要的分隔和绿地,卫星城的发展缓慢,经济结构单一,市政公用设施不够完善,同市区联系不便等。

图

按照这一规划方案,今后中心城的人口规模将控制在 650万人左右,用地面积适当扩大,逐步形成较为开敞的、由若干分区构成的布局结构。规划规定沿漕溪路、曹安路、共和新路、四平路、张杨路等城市干道方向建设若干个综合分区,并相应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公共活动中心。各分区之间既有一定的分隔,又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在距市中心 30~4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闵行、 嘉定、松江、安亭等卫星城。以长江口南岸吴淞地区,杭州湾北岸金山卫地区的两个卫星城为中心发展滨江、滨海两翼地带,加上穿插其间的小城镇,形成一条从中心城到吴淞地区和金山卫地区的发展走廊。建设由中心城通向卫星城、航空港、淀山湖风景区的快速干道,以及由公路、铁路、河网等构成完整的交通网络。在中心城和郊区城镇之间,布置蔬菜地、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花木苗圃以及虹桥绿化区等大片绿地,构成环城绿带和非建筑区。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发展浦东、浦西之间以过江遂道为主的交通联系。在旧市区的改建方面,将形成若干相对集中的工业地段;合理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增加绿地和活动场地,合理调整土地使用性质,形成比较完整的公共活动中心及道路、工程管网、绿化系统;保护革命遗址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等。(见彩图)

上海黄浦江沿岸市区 上海四平路小游园
相关推荐: 上海城市规划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