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百科
虾类养殖
2023-02-23 21:50自然百科 人已围观
[拼音]:xialei yangzhi
[外文]:shrimp and prawn culture
在人工控制下使虾类繁殖、生长的过程。8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已成为一种新兴产业。
沿革200多年前中国河北、广东等省沿海居民就在岸边筑堤设闸,利用涨潮时的高水位纳入鱼虾幼苗混养,至秋末收获。这种方式完全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产量很低且不稳定。类似的养殖方式也见于东南亚及中美洲。20世纪40年代日本藤永元祚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对虾幼苗,为世界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0年代初,全人工控制的对虾养殖已能小规模进行,至70年代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育苗和养殖技术用于生产。淡水大虾的养殖研究始于林绍文,他在60年代创造了罗氏沼虾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方法,现已在世界许多国家推广。中国淡水虾类幼体培育和生活史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和40年代已经开始。对海水虾类的养殖研究始于1953年。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在完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育出了中国对虾的仔虾。7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人工育苗,80年代初结束了靠自然苗养殖的局面。
世界虾类养殖产量中约4/5以上是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产的。除具有养殖传统的中国、泰国、印度和日本等外,美国、加拿大、洪都拉斯、澳大利亚和法国等20余个国家都已建立生产性养虾场和专业研究机构。养殖对象除对虾外,还有春尾白虾、北方长额虾和罗氏沼虾等20余种。此外爬行虾类的几种龙虾(Panulirus spp)和螯龙虾(Homarus spp)等。
养殖方法主要包括育苗和养成两个阶段。
育苗对虾养殖用苗可直接从自然繁殖场(河口或浅海区)捕捞或利用潮水纳入,也可人工繁殖培育。沼虾及其他虾类养殖用苗均须人工培育。育苗设施有土池、网箱、水泥池和聚脂水槽等多种,而以水泥池和聚脂水槽为主。面积一般只有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环境条件容易控制,出苗率一般高于大水体。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
(1)亲虾的培育成熟和产卵。育苗用亲虾可直接捕自海区的怀卵母虾,或利用养殖对虾经培育成熟后使之交配产卵。罗氏沼虾和其他真虾类的交配产卵在雌虾成熟蜕皮时进行。对虾类是产卵前交配,雌体携带精荚在产卵时受精;因此受精过程不需雄虾参加。提高水温或切除眼柄(破坏雌体分泌卵巢发育抑制激素的腺体)等措施能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和成熟并提早产卵。
(2)育苗用水的处理和水质监测。为保证卵的孵化和幼体成活,育苗用水通常须经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其过程依次包括沉淀→加氯消毒水体→过滤加温度预调等等。如发现有害重金属离子(如锌、铜、铅、镉、汞等)的浓度超过正常海水含量时,要加入适量的EDTA钠盐,以降解其毒性。水质盐测的项目一般包括水温、盐度、pH、氨氮含量、有害原生动物量、光线和海水透明程度等。监测标准因不同虾种而异,如中国对虾育苗时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5~30,pH7.6~8.3,氨氮值不超过0.1ppm等。此外,向池水通气、换水也是保证水质条件的必要措施。为了预防育苗过程中出现虾病,通常还要在池水中加入抗生素等药物。
(3)幼体饵料供应。饵料的质量和投饵数量直接关系到虾类幼体的生存和生长发育。幼体的饵料主要是微小型浮游生物,但不同发展阶段对饵料的要求有所不同。如中国对虾无节幼体阶段不摄食;溞状幼体主要以硅藻及其他单细胞藻类为食,但从第2期溞状幼体开始还出现摄食微小型浮游动物(如轮虫等)的倾向;糠虾幼体阶段的食性转变为以浮游动物为主。故要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及时调整饵料种类和数量。
养成主要可有3种方式:
(1)粗养。即鱼塭养殖。利用沿海丰富的天然饵料进行鱼虾混养。一般不投饵或仅投少量补充饵料。养殖池的面积较大,但产量很低。主要见于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厄瓜多尔等热带美洲国家和中国南部沿海。由于这些海域鱼虾幼苗丰富,水温较高,自然条件优越,全年可进行养殖作业,有的1年收获 3~4次。中国的粗养虾池有不少已完全投放人工苗,有的还投以补充饵料。年产量约在100千克/公顷。主要优点是基本不用投饵、管理简单、成本低。
(2)高密度精养。又称集约式养殖。采用水泥池或聚脂材料制成的水池。以流水、喷水或增氧机进行增氧,实行自动化水质监控,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和高密度投放人工虾苗,年产量可达10~40吨/公顷。但养殖池面积很小,需很高的技术水平和先进设备。主要见于日本、美国、厄瓜多尔、墨西哥、南非和东南亚国家等。
(3)半精养。介于上两种方式之间。一般采用土池,有条件的地方还使用增氧设备,交替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和鲜活饵。放苗量稍低于高密度精养,是主要的养成方式。
养成期的管理主要包括水质监测、投饵、换水、巡池等。体长1~2厘米的对虾摄食量约占体重的150~200%;4厘米的占50%,7厘米的占20%,12厘米以上的仅占5~10%。但实际投饵量根据水温高低、池内基础饵料生物多少、特别是人工所投饵料的残存情况而定。养虾池水深一般要求达到1.5米以上,每天的换水量至少应占池水总水量的15%。换水时应以先放水后纳水,入晚后多换水为原则。巡池是用肉眼辨察虾情动态最直接可靠的办法,要注意池水和底质的颜色、臭味变化、残饵情况、对虾行为(如是否“浮头”)以及敌害生物的消长,等等。为防止敌害生物滋生和池底老化,每年收虾完毕后,要及时排尽池内积水,挖走表层黑土,翻耕和压实池底,并经一冬的曝晒和冰冻;虾苗正式入池前用鱼藤精、巴豆和茶籽饼等带水清池。对虾养殖实行早春纳水可以避免竞争生物和害鱼入池,延长池内基础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时间。
相关推荐: 虾类养殖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3334篇文章